對于鋼鐵行業而言,如何保持資金流動性和拓展融資渠道成為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原因很簡單,近期,國家的貨幣政策在悄然發生著變化。3月5日,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今年M2(廣義貨幣)增速目標由去年的13%下調到12%。更值得深思的是,政府工作報告在貨幣政策用語方面也由穩 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變成了貨幣政策要保持穩健中性。這些會如何影響今年我國鋼材出口?
筆者認為,貨幣政策的變化意味著,未來中國政府貨幣政策易緊難松、中性偏緊的貨幣政策將成為一種常態。特別是M2增速目標的下調表明,在未來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我國的重心在于合理控制債務,擠壓泡沫,降低經濟運行風險。
整體來看,M2增速目標回調更多是政府出于降風險而進行的宏觀層面的調整,這種變化對鋼鐵行業的整體影響并不大。對于鋼鐵行業而言,影響程度最 深的依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行業去產能。換而言之,去產能帶來的機會對于鋼鐵產業鏈企業搶占未來市場至關重要。盡管如此,但這并不意味著M2增速放緩 就對鋼鐵產業鏈企業參與貿易沒有任何影響。在筆者看來,M2增速降低對于鋼材貿易,特別是出口貿易還是有一定影響的。
對于鋼鐵行業而言,信貸、融資總量、固定資產投資等數據與鋼鐵行業發展密切相關。其中,固定資產投資決定了鋼需的體量,而鋼鐵企業的資金鏈條則 與信貸和融資有重要關系。巧合的是,M2增速的變化在宏觀層面會對上述3個指標產生不小的影響。也正因為如此,對于鋼鐵行業而言,M2增速調整理應成為鋼 鐵行業優先關注的指標。筆者認為,政府本輪下調M2增速目標,對于鋼鐵企業的貿易競爭力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
一是隨著貨幣收緊,未來鋼鐵行業相關企業的融資門檻會進一步抬高,這將導致未來鋼材貿易企業的競爭力可能加速出現兩極分化,即融資能力強、信貸表現良好的企業在新的經濟形勢下競爭力會進一步加強,而那些“天生不足”的企業則有可能被迫就此退出。
二是就國際貿易而言,中國鋼材的價格優勢很有可能因為M2增速下調,控制貨幣供應量而被一定程度削減。特別是國家已經提出將“把控金融風險放在更重要位置”,就更需要控制貨幣的供應量。預計后期人民幣持續貶值的空間不大,對鋼材出口價格優勢的影響也會逐漸減小。
基于以上兩點不難發現,M2增速下降對鋼材貿易競爭力的影響喜憂參半。考慮到當前M2整體體量依然龐大,短期來看,增速小幅回調對鋼材貿易的沖擊并不會太大。但是,對于從事鋼材貿易特別是國際貿易的企業而言,未雨綢繆提早謀劃轉型方向還是十分有必要的。
筆者認為,鋼鐵企業要想提升在貿易中特別是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力,可以從以下兩個角度進行有益探索:
一是開啟質量攻堅計劃,全面實行質量強企的發展戰略。M2增速放緩意味著,鋼材貿易企業單純依賴價格手段來提升競爭力的路已經走到盡頭。未來, 企業要想提升貿易競爭力,必須依賴產品質量,只有鍛造出一流過硬的拳頭產品,在未來的貿易競爭中才會占據一席之地。作為鋼鐵大國,我國在剃須刀的刀片用鋼 等方面長期以來依賴進口就已經給了我們一個警示。未來,中國企業要想提升貿易中的競爭力,必須提升產品質量,占領高端市場,而不是單純滿足于對外輸出初級 品甚至是原料,進而賺取低端的利潤。
二是要適時適當地輸出標準。貿易領域其實有這樣一句話:三流的企業賣產品,二流的企業賣品牌,一流的企業做標準。對于鋼鐵企業而言,要想增強貿 易競爭力,提升產品質量,搶占貿易鏈中高端市場是前提條件。但是,對外輸出標準才是提高貿易競爭力的最佳利器。只是這需要我們的貿易領頭企業與相關政府部 門合作,以創新求發展,在技術質量率先突破的基礎上抬高整個行業的質量標準門檻,然后制訂行業標準,進而以這種創立市場規則的方式來贏得貿易過程中更大的 話語權。
總之,盡管短期來看M2目標增速下調對鋼鐵企業的貿易競爭力影響不大,但是面對經濟的新常態和貿易領域的洗牌,對于廣大企業而言,深入挖掘自身潛力,提升競爭力已經在路上。(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