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晚間,摩根士丹利將2017年第二季度鐵礦石價格預期上調3%至82美元/噸,將2017年鐵礦石價格預期上調29%至74美元/噸。
盡管大摩微調了鐵礦石價格預期,但包括必和必拓(BHP)和Fortescue Metals Group在內的生產商均已經警告過,鐵礦石價格即將面臨下行風險。
鐵礦石價格年底或跌至60線
必和必拓的首席財務官彼得比文表示,“基本面因素全部指向鐵礦石價格將疲軟”,“供給繼續增加,尤其是來自巴西,當然也包括中國財政刺激需求減弱的影響。”
摩根大通(澳大利亞)首席經濟學家、固定收益和外匯策略主管莎莉奧德預計,到今年年底,鐵礦石價格可能會接近60美元/噸。根據彭博調查14位分析師預測的中位數,2017年的最后一個季度,有可能會降至每噸56.89美元。
隨著海運市場的供應活躍,以及中國鐵礦石庫存飆升,上周基準鐵礦石降至每噸90美元以下,這是2月10日以來首次降到90線下。
本周一,青島港品位62%的鐵礦石價格跌至每干噸88.26美元,而2月21日的價格為94.86美元(2014年8月以來的最高點)。大連港期貨周一上漲4.3%至每噸684.5元人民幣,觸及3月3日以來的最高值。
近年來行業價格壓力點已大幅降低
智通財經獲悉,由于競相削減生產成本,行業利潤壓力點已經大幅降低,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商得以通過保證現金流來恢復礦業生產,以便能承受住預期中的價格暴跌。
“在 很多方面,成本都奇跡般的降低了。而生產商也從低油價中得到了好處。”總部位于悉尼的顧問研究公司CRU集團的艾德里安•多伊爾稱, “如果我們考察這個行業還能夠得到發展的價位壓力點的話,會發現以前大約在每噸60美元左右,而現在則接近50美元/噸- 45美元/噸,當然是對除了全球巨頭之外的一般生產商而言。”
多伊爾表示,目前全球海運市場上90%的生產商在60美元/噸的基準價上都能有盈利。三年以前,在同樣的基準價位上,只有65%的供應商能夠避免虧損。
德銀AG分析師保羅楊和安娜穆赫蘭的觀點與多伊爾類似,他們在3月8日發表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在60美元/噸的價位上,約14%的全球生產商會呈現虧損;在40美元/噸的價位上,約31%的企業是虧損的;在90美元/噸的價位上,只有1%的生產商不能盈利。
巨頭們在50美元/噸仍能保持盈利
得益于價格上漲和削減成本,全球鐵礦石巨頭的上月利潤激增。Fortescue在過去的兩年中大力削減了一半的現金成本,去年四季度將至12.54美元/噸,必和必拓也削減成本逾25%,去年的下半年將至15.05美元/噸。
按照澳大利亞工業創新及科學部的預測,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出口商巴西淡水河谷(Vale SA)的現金成本可能會降至10美元/噸之下,淡水河谷正在向中國交付出產自世界最大鐵礦石項目S11D的第一批貨。
澳大利亞上述部門在1月份發表的一份報告中指出,淡水河谷的其他的競爭對手,包括必和必拓、Fortescue和Roy Hill 控股等,都能在50美元/噸的價位上保持盈利。(來源:智通財經網)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