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包裝網訊】在日益壯大的網購市場中,母嬰產品搶走了不少份額,其中紙尿褲、奶粉都是不少媽媽們經常網購的產品。然而,網購紙尿褲雖然價格誘人,“李鬼”頻現也讓人頭疼;即便沒有真假摻半,同一品牌自己也分出線上線下兩種產品,差異化對待,更讓消費者擔憂網購品質難以保證。
調查
過半消費者網購紙尿褲曾遇“李鬼”
“3·15”前夕,北京、天津、西安等國內19個城市的消協、消保委等消費維權單位,針對嬰兒紙尿褲的品牌、價格、功能、購買渠道等消費行為進行了調查,并發布了《嬰兒紙尿褲消費行為調查報告》。調查顯示,在消費模式日新月異的今天,商場、超市已不是消費者選購紙尿褲的唯一渠道,有47.76%的受訪者通過母嬰專營店購買紙尿褲,選擇通過電視購物購買的受訪者有11.84%,另有高達56.53%的受訪者選擇網購。然而,有50.61%的消費者表示,網購紙尿褲時曾買到假冒偽劣產品。消費者反映,網購紙尿褲價格比超市便宜許多,圖片上看起來是正品,但實際收貨時會發現紙尿褲大小厚薄懸殊、起坨等,甚至會引發孩子尿布疹、濕疹、皮膚過敏等問題。
寶寶剛滿四個月的小微就把“史上第一次網購差評”頒給了某母嬰限時特賣商城。小微說,“我從這個網上商城買紙尿褲已經三個月,因為第一次購買了尤妮佳紙尿褲,感覺良好,所以開始放心購買。雖然之前聽說這個商城上的花王紙尿褲真假摻半,但抵不住價格的誘惑,還是想試試。這個商城的花王都是兩聯包或四聯包起售,不能單包購買。但使用時,我卻發現同一批到貨的四聯包紙尿褲的大小、薄厚、圖案均不相同。其中兩包花王紙尿褲的手感明顯和以前使用的不同,摸起來紙尿褲內顆粒感明顯,寶寶使用后也能明顯發現紙尿褲的干爽程度、盛尿量和之前用過的正品不同。”小微說,原本紙尿褲已過了7天無理由退貨期,好在和客服反復溝通后,商家同意退貨。
意外
同一品牌線上線下兩種包裝兩種品質
作為消耗品,購買嬰兒紙尿褲是家庭中一筆不小的育兒支出。在此次發布的《嬰兒紙尿褲消費行為調查報告》中可以看到,有31.84%的受訪者傾向于購買價格在每片2—2.24元的產品,有46.53%的消費者傾向于購買價格在每片1.5—2元的產品。價格,是消費者選擇網購紙尿褲的一大因素,然而不少經常購買紙尿褲的家長發現,同一品牌同一型號的紙尿褲,在線上或線下購買,不僅是價格的差異,還有包裝和品質的差異。
“這款韓國進口的好奇鉑金裝,在母嬰店和超市都是一個價,算下來單片價格在2.2元左右。但是從網上買,單價只要1.4元左右,相差將近一塊錢”,二胎媽媽小南最近才開始網購紙尿褲,一開始驚喜于撿了大便宜,后來仔細一對比卻發現了異樣,“同樣的S號,超市一般是袋裝,58片,網上有兩種,袋裝或箱裝,但袋裝的是76片,箱裝的更多點,而且有小字標明‘電商專供’。”雖然網店的客服解釋,電商專供只是區分銷售渠道不同,貨源絕對正宗,但小南仍認為線上線下的區別化對待讓消費者很難放心網購。
同樣的線上線下區別對待不僅是紙尿褲,在服裝、箱包等消費品中也有涉及。女裝品牌拉夏貝爾的“粉絲”江月說:“之前網購過一款拉夏貝爾的毛衣,在實體店沒找到貨,于是從網上官方旗艦店買了,價格不貴,只要一百多,但穿了沒幾天就起球了,完全不是這個品牌該有的品質。”在女包領域,線上線下兩種貨的情況更常見。“我最常關注的C&K女包,商場有專柜,網上也有旗艦店,但網購時要仔細看,只有部分包包的商品詳情上方會有小字標明‘線下門店有售’。”網購達人熊女士告訴記者。
調查顯示
通過母嬰專營店購買紙尿褲的受訪者47.76%通過電視購物購買紙尿褲的受訪者11.84%選擇網購紙尿褲的受訪者56.53%網購曾買到假冒偽劣產品的消費者50.61%。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