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5G無線通信技術正加速走進現實生活,它將更加便捷的溝通渠道,甚至加快社會發展的進程。但在此過程中,5G的發展依然面臨著諸多挑戰。
2月底,借助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契機,包括高通、英特爾、華為、三星、愛立信、諾基亞、中興等全球主流科技公司,以及福特、標致等汽車廠商和一大批科技創業公司,聯袂主導了一場科技大秀。這場秀的主題高度聚焦,5G炙手可熱,物聯網應聲落地,科技行業全新的商業業態正在被開啟。
然而,5G的T臺秀并沒有就此拉上帷幕。在今年兩會期間,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全面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制藥、第五代移動通信等技術研發和轉化,做大做強產業集群。”這是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到“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
確實,5G產業在這幾年發展迅猛,市場需求日益攀升。近年來,移動高清視頻、VR/AR、車聯網、智慧城市、無人駕駛、無人機網絡、大規模物聯網等產品的發展,已經駛入高速路。以前兩者為例,在當下的4G時代,基本離不開WiFi,但是如果要使這些消費電子產品發揮潛能,成為可穿戴設備的一部分,激發更多內容產品的創造,5G所帶來的高速網絡需求十分迫切。
那么5G真的有那么神通廣大嗎?據悉,5G不僅具備高速、高帶寬的屬性,更重要的是,它能夠智能調節網絡環境中,移動設備用網需求。另外在物聯網時代,智能家電實時聯網、語音交互成為剛需,5G也能解決在無光纖情況下,家庭用網的科學分配,以及與人工智能對話不間斷進行,保障了家庭生活的安全。
當然,5G通訊首先獲益的不只是移動通訊設備,智能家電、智能家居也將率先“解渴”。首先各大家電廠商及許多科技企業都已布局“智能”領域,智能冰洗、智能廚電產品已初現雛形,現在雖然他們能夠通過光纖,實現高速高帶寬上網,但目前4G網絡在人流密集場所的情況,難免出現卡頓,甚至更加嚴重。由此看來,5G網絡商用已經大勢所趨。
但萬事皆有利弊兩面,5G也不例外。據華為輪值CEO徐直軍介紹,目前不能預測未來還有什么未知的應用技術會出現,在5G的生命周期里技術儲備是否可以滿足,這是個挑戰。
盡管所有行業都期待5G能真正使網絡從人的連接走向物的連接,但各個行業的參與度不夠。徐直軍指出,物聯網的關鍵不在網絡,網絡很容易解決。物聯網的核心在物,如何讓萬物具備可連接性,支撐物聯網發展,才是關鍵核心。
不僅如此,各個行業的管制政策不一樣,每個行業都有每個行業的管制政策。如果每個行業的管制政策各自為政,沒有考慮移動通信的訴求,那么物聯網也做不起來。而更大的挑戰在于,整個5G發展過程中有各種各樣的變化和訴求,各種各樣的需求也會不斷涌現出來。5G網絡的提供方相當容易在解決一個問題又一個問題的過程中,偏離長期目標。(來源:中國智能制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