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包裝網訊】近年來受經濟快速增長帶來的負面影響日益凸顯,環境問題是不得不面對的現實,隨著國內經濟的穩步發展,政府加大了對環境的維護和治理,環保風緊追不舍,一浪接一浪,再生塑料行業直接是目不暇接,運行情況可想而知。
首先來看下國內再生行業中最大的生產基地-萊州市場,據做再生料18年經驗的業內人士稱,此次治理再生塑料污染是萊州政府治理環保的重重之重,嚴厲打擊作坊企業違規生產,環評時間到期后難以續簽,市場供應緊缺,進口料少之又少,海關嚴查入關難,再生料價格不斷攀升。后期當地裝載機及石材生產等經濟支柱也將面臨考驗,以此見證了政府的嚴查力度。
再生塑料如何沖出重圍是業內人士關注的重點,目前能正常生產的企業多是通過環評認證的和在規定園區內生產的企業。據金聯創調研,目前再生行業中有3/4的企業無證或違規生產,在清洗中污水隨意排放或處理但無法達到國家標準。
那么現在來看,再生行業要說關門大吉嗎?回答當然是“不”,再生塑料行業是近年來不可或缺的原料,每年國內供應量在2000萬噸左右,進口量在700萬噸以上。環保風勢在必行,業內人士必須作出抉擇。
首先是規模企業或有實力的企業安裝凈化等設備,努力達到環保標準,取得環評證。再是部分不達標的企業需搬到有環評保證的園區內,園區統一治理相關污染。微型和作坊廠家將有一部分遭到取締。進口料方面,嚴厲打擊不清洗的廢塑料,業內人士稱部分產品經過周邊環保不嚴越南、泰國等國家,經清洗后再過海關。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