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記者獲悉,由中國石油立項,東方物探自主研發的微地震監測技術近日入選“中國石油2016年十大科技進展”,標志著東方物探非常規勘探再添新利器。
微地震監測是利用安置在井中或地表的檢波器陣列,采集壓裂、注水、熱驅、廢料封存等工程作業誘發巖石破裂產生的微地震波,處理和分析微地震信號,用地震方法求解破裂位置、發生時間和強度,用以指導施工作業和預警災害風險。
長期以來,這項技術被國外石油公司壟斷、費用高,成為制約我國非常規地震勘探的瓶頸。為提高新能源勘探開發能力,加大非常規勘探力度,破除非常規領域勘探技術瓶頸,東方物探集中非常規勘探科研力量,鍥而不舍,攻堅克難,經過幾年不懈努力,一舉攻克速度模型優化、事件識別、初至拾取、現場實時定位等技術難題,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微地震實時監測軟件GeoEast-ESP,實現了微地震井中和地面監測的采集、處理、解釋一體化,對非常規資源經濟開采具有重要指導作用,填補了國內空白。
微地震監測技術在采集方面,創新了基于微地震震源機制、信號傳播效應、接收條件等多屬性的微地震事件可探測距離分析方法;在處理方面創新了基于VSP的速度模型優化技術、縱橫波聯合的精細速度模型校正技術、基于射孔信號的微地震事件識別和拾取技術、融合縱橫波時差法與多尺度能量掃描的微地震定位技術;在解釋方面創新了基于橢圓擬合的裂縫幾何形態描述技術、融合多學科數據的綜合解釋技術和微地震天然斷層檢測技術。
截至目前,微地震監測技術在多個油氣田、頁巖氣及煤層氣區塊應用,完成了近20個用戶300多口井的井中監測和10多口井的地面監測及井地聯合監測,成功實施了3000多壓裂層段的微地震監測,為直井、叢式井、水平井等壓裂工程提供了有力指導。GeoEast-ESP軟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為我國微地震監測的主流軟件,提高了核心競爭力。
標簽:微地震監測技術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