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儀表網 儀表產業】目前,新加坡有近10萬盞街燈,政府有意利用這個現成、廣泛的基礎建設,構建涵蓋全國的傳感器網絡,為各政府機構收集閉路電視影像、濕度或溫度等各類數據。
![](http://img65.ybzhan.cn/9/20170228/636238909384662673451.jpg)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出席紅杉資本舉辦的科技創新活動時說,政府探討推出的四個大型科技計劃,將大幅改變現有的運作方式,這包括覆蓋新加坡各角落的傳感器網絡,可收集來自交通警察、溝渠,或裝置在組屋區的電梯或保安攝像機等來源的閉路電視畫面,并融合所有影像數據,成為全國的一套綜合數據源。
新加坡曾在2006年公布“智能城市2015”計劃,近10年過去,這些目標全部提前實現,部分還是超額完成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研究員馬亮告訴筆者,在“智能城市2015”計劃實施中,物聯網傳感器的應用已經非常廣泛,大大豐富了各種數據的收集。在2014年,新加坡政府又公布了“智慧國家2025”的10年計劃,這份計劃是之前“智能城市2015”計劃的升級版。
為推進啟動“智慧國家2025”計劃,新加坡政府將依托信息通信發展管理局(IDA)開發“智慧國平臺”(Smart Nation Platform,SNP)。該平臺是一個具有廣泛連接能力,強大的數據感知收集能力,以及能夠進行信息處理、管理和分享的系統化數據平臺。據IDA助理局長兼首席數據官孔學仁介紹,SNP旨在將一個覆蓋全國的傳感器網絡和數據分析能力整合在一起,通過數據收集提供更佳的態勢感知并且更高效地分享所收集到的傳感器數據。
在連接方面,孔學仁介紹說,除現有的全國寬帶網絡(NBN)和Wireless@SG無線網絡外,新加坡計劃能過漸進式布署地面(AG)設施和異構網(HetNet)技術來建設一個全國性的傳感器網絡和傳輸接入網絡。在收集和理解方面,SNP的目標是通過遍布全國的傳感器網絡,實時收集數據,獲得更好的態勢感知能力。
據了解,傳感器網絡將建立在現有街燈設施的基礎之上。以全國近10萬盞街燈作為主干設施,就無需另撥資金建新的基礎建設。
陸路交通管理局已展開招標,有意在2022年之前為所有街燈更換更節省能源的LED燈,并采用新的遙控監測系統,可根據天氣情況開關街燈。
陸交局上個月在文告中透露,政府科技局將借助這個嶄新的智能街燈系統,測試能否推出一個裝置低帶寬(low bandwidth)無線傳感器的共享網絡。陸交局說:“作為智慧國愿景的一部分,相互連接的燈柱有望成為全國傳感器通訊網絡的主要元素。”
(資料來源:聯合早報、科技世界網、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