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市在春節過后以后持續大漲,提前呈現出傳統“金三銀四”的旺季繁榮景象。
數據顯示,截至2月22日,鋼材綜合指數為3972.94,較前一日漲0.13%。不過,該指數相較于春節前,漲幅已達近10%。鋼材現貨大漲的同時,帶動鐵礦石現貨、螺紋鋼和鐵礦石等黑色系現貨均高歌猛進。不過,持續創價格新高之后,黑色系的期貨盤面在2月22日迎來回調。
分析師徐向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市場預期相當樂觀,加上季節性需求回暖,出現了大漲行情,鋼廠的日子也比去年更好。”據東部地區一家鋼廠的人士對透露,“鋼廠利潤一直在上漲。”
市場的樂觀一方面源于的2017年基礎設施的良好預期。東北證券在研報中提到,2017年1月,國家發改委共審批核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8個,總投資1539億元。今年鐵路新開工項目將達35個,鐵路建設投資仍將維持高位。另外,從各省固定資產投資計劃來看,已公布目標的省份累計投資已超過40萬億,其中基本集中在交通運輸設施建設。鋼鐵業內普遍認為,基建將領跑全年鋼材需求。
另外,鋼鐵行業自2016年進入去產能階段以來,市場對供應一直持有收縮預期。
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稱“中鋼協”)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1月下旬重點統計鋼鐵企業粗鋼日均產量為162.07萬噸較1月中旬下降0.18%。1月下旬的粗鋼日均產量創下2016年3月中旬以來的新低。
同時,調研數據顯示,目前國內高爐產能利用率增加勢頭并不明顯,截至2月17日,全國163家鋼廠高爐開工率74.86%,與上周持平,產能利用率82.38%,周環比降0.66個百分點。受去產能及環保整治加碼影響,鋼廠生產整體受到一定抑制,供應低位為鋼價上漲提供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市場對供應收縮的預期仍在強化。“兩會”召開、環保部開展2017年度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這些因素都使得河北等地區的鋼企將受到更為嚴格的環保要求。另外,“地條鋼”整治行動仍在持續,各地排查結果也不時對外公布。
不過,鋼價的持續上漲也正在引發相關部門的擔憂。
2月15日,山東省發改委網站轉發了一則國家發改委等5部門聯合下發的特急文件《關于進一步落實有保有壓政策促進鋼材市場平衡運行的通知》(下稱“《通知》”),旨在鞏固化解鋼鐵過剩產能成果、提高鋼材有效供給水平,及避免市場大幅波動。
有業內人士認為,上述《通知》在春節前已下發,但在春節過后一段時間才由山東山發改委對外公開,原因就在于春節過后鋼價漲勢兇猛,或有穩價的必要。
針對近期鋼廠連續太高出廠價格的現象,2月20日,中鋼協專門召開了長材企業生產經營座談會。會上,中鋼協黨委書記兼秘書長劉振江發表講話《認清形勢,共同維護鋼材市場平穩運行》。劉振江指出,長材企業對今年長材的價格要保持定力,求穩為好,短時暴漲以后還會吐出來,一定要考慮相關價格的平衡關系。劉振江的講話中甚至還出現了“坐等靠漲價要效益”等嚴厲措辭。
(來源:互聯網)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