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鋰離子電池的關鍵材料之一,隔膜的品質直接關系到鋰離子電池的相關性能。在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動力鋰電迎來快速發展期的同時,我國隔膜行業是否能跟上下游產業的腳步?產能過剩的情況又是否會在隔膜行業上演?記者通過相關數據,對2017年我國動力鋰電池隔膜需求進行了相關預判。
以2016年相關數據為基礎,我們可以粗略算一下。2016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51.7萬輛,其中純電動41.7萬輛,約占新能源汽車總產量的80%。權威人士曾預計,2017年我國將生產新能源汽車80萬輛左右,依然按80%的比例算,純電動大概有64萬輛。
此外,據研究機構EVTank統計,2016年我國鋰動力電池出貨量達30.5GWh,因此,我們從2016年的數據可以粗略算出,每1萬輛純電動汽車的裝載電池量約為0.731GWh。從而我們可以大略推算出,2017年動力鋰電池的出貨量約為43.86GWh。
行業龍頭滄州明珠曾測算,1GWh的動力電池大概需要2000萬平方米隔膜。那么,2017年,我國動力鋰電池領域對隔膜的需求將高達8.8億平方米。其中干法隔膜在磷酸鐵鋰電池的使用比率仍比較高,三元電池以濕法隔膜為主。
對于2017年8.8億平方米的預測需求量,隔膜生產企業的供應情況如何?我們先看一下企業布局。從2015 年起,大部分國內隔膜廠商均在擴張產能,且新增產能以濕法隔膜為主,2017 年下半年起上一輪隔膜新增產能將陸續投產。
據了解,2017年滄州明珠干法隔膜的產量約為1億平方米,且基本滿足下游客戶需求。目前滄州明珠在建的全部為濕法隔膜項目,其中2500萬平方米項目已經正常生產,并已導入7家下游客戶;年產6000萬平方米的隔膜項目目前正在設備調試和試生產階段,預計2017年2季度可以正式投產;此前通過增發募投的1.05億平方米濕法項目為三條產線,第一條線預計2017年3月份可以投料試產。由此測算,2017年滄州明珠全年隔膜產量可達到1.6-1.7億平方米。
截至2015年年底,星源材質干法產能為1億平方米,濕法隔膜產能為0.2億平方米;2016年,星源材質新增干法產能0.5億平方米,濕法產能增至0.05億平方米,同年,星源材質還與國軒高科共同出資成立合肥星源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新公司擁有0.8億平方米的濕法隔膜產能;再加上募投項目新建的0.8億平方米干法隔膜產線,以此計算,2017年星源材質總產能將擴展到3.35億平方米,與2015年相比增加了近兩倍。
河北金力新能源年產能2500萬平方米的2號濕法隔膜生產線于2016年12月份正式投產,工程、設備已驗收合格,產品各項性能達標并已簽署銷售訂單。公司新開發的高耐熱復合無紡布隔膜(耐熱溫度 300℃以上)、多層復合涂層隔膜等新產品正在客戶試用階段,預計在 2017 年投產。
此外,湖南潤沅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資3.7億元規劃建設年產8000萬平方米鋰離子電池隔膜生產線2條,日生產線能力20萬平方米,第一條生產線已經開始試生產,第二條生產線預計2017年3月份可完成安裝并試生產;湖南中鋰和蘇州捷力1.6億平方米和1.2億平方米的隔膜生產線,預計2017年上半年可轉化為有效產能;紐米科技昆明基地2條年產3000萬㎡的三層復合干法生產線,合計產能達0.6億平方米;中科科技現擁有干法雙拉、濕法雙拉、蒸發法基膜生產線共15條,總產能1.9億平方米。
如果上述企業所有在建和試生產產線均順利投產,2017年隔膜產能可能達到9.9億平方米,遠超過上面預測的8.8億平方米,隔膜產能過剩局面不可避免。
2016年12月30日,四部委發布了“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在新的補貼政策中,電池能量密度成為補貼的重要指標,三元電池憑借其高能量密度的特點正在逐步成為主流,而濕法隔膜涂覆技術可完美解決三元電池的安全問題。2017年,隨著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擴大,三元電池使用量隨之增加,濕法涂覆隔膜也將占據越來越多的市場。
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一線濕法隔膜企業的實際有效產能不足2.5 億平方米,高端濕法隔膜存在較大供應缺口。盡管2017年國產隔膜產能可能出現過剩,但在被國外隔膜企業壟斷的中高端市場,國內企業要想占據一席之地仍有大量工作要做。2017年,國產隔膜企業應該秉承“高性價比”優勢的同時,在產品穩定性和良品率等方面進一步提高。
(來源:全球五金網)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