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包裝網訊】整體來看,受進口繼續增加和市場消費進入淡季影響,國內油脂庫存繼續處于上升區間,食用油市場繼續消化外圍市場利空因素,市場缺乏利多支撐,未來油脂市場將繼續被南美大豆豐產和季節性需求不足這兩大利空所困擾,近期或將難改疲態。
美豆下跌 國產油菜長勢良好
南美大豆收獲上市,產量有望創下歷史最高水平,美元匯率走強,國際原油期貨走低,CBOT豆油市場跌至去年10月以來的低點,大豆市場也出現一波下跌走勢,觸及逾兩周的低位。因周末期間阿根廷出現的強降雨引發對潛在單產損失的擔憂,周二出現反彈行情,但目前天氣已經穩定,預期作物仍有望豐產,天氣因素仍有炒作的空間。
就國內油料市場而言,目前國產油菜長勢良好。監測顯示,當前長江中下游地區油菜大部處于現蕾至抽薹期,局部進入開花期,西南地區大部處于抽薹至開花期,整體長勢較好,一、二類苗比例分別為17%和83%,一類苗比去年多7個百分點。江淮、江漢、江南大部地區氣溫偏高1~4攝氏度,湖南中東部氣溫偏高4~6攝氏度;日照尤為充足,良好的光溫條件利于油菜現蕾抽薹。油菜生長即將進入關鍵期,仍需密切關注天氣變化。
臨儲菜油終端消費數量有限
據中華油脂網監測數據顯示,目前安徽菜油價格趨于平穩,四級菜油報價為7150~7250元/噸;江蘇菜油價格走勢趨穩,市場主要銷售進口菜油,進口四級菜油報價為7150~7250元/噸;湖北菜油行情基本平穩,市場進口菜油銷售價格集中在7200~7300元/噸。
2016年10月12日以來,臨儲菜油拍賣已累計成交178萬噸,其中2012年產菜油63.2萬噸,2013年產菜油114.7萬噸;成交量最大的湖北54.2萬噸,四川36.6萬噸,安徽20.1萬噸,江蘇20.9萬噸。目前臨儲菜油出庫量預計超過100萬噸,但實際被終端消費的數量約不足50萬噸,多數轉為渠道庫存,對價格形成壓制。當前豆菜價差較小,不利于菜油消費,但目前油廠有儲存菜油意愿,未來菜油供應減少后,做小包裝將是臨儲菜油的主要流向,對當前市場的沖擊減弱。
豆油市場階段性供過于求
一季度油脂市場依舊在消化每周拍賣流入市場的臨儲菜油,豆油消費受到一定擠壓。國內豆油消費受到菜油入市影響,近日國內豆油庫存回升,約在112萬噸水平,隨著進口大豆供應增加,市場預計豆油要重建庫存。
5月交貨的南美進口豆油到岸價772美元/噸,到中國口岸完稅后總成本6691元/噸,進口豆天津港油價格為6850元/噸,山東青島港6830元/噸,江蘇張家港6820元/噸,廣東黃埔港6750元/噸,較上周同期下跌150~200元/噸。目前豆油市場階段性供過于求,缺乏上漲動力。
進口棕櫚油仍不具價格優勢
2月21日,國內棕櫚油期市震蕩下挫,24度棕櫚油港口報價下跌。廣州港6130元/噸,下跌70元/噸;張家港6180元/噸,下跌70元/噸;日照港6230元/噸,下跌30元/噸。5月交貨的馬來西亞24度進口棕櫚油到岸價720美元/噸,到中國口岸完稅后總成本6198元/噸,進口棕櫚油仍不具有價格優勢。
船運調查機構ITS的數據顯示,2月1日~20日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量為73.3288萬噸,比1月同期減少0.82%,幾乎與上月同期持平。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需求放慢,東南亞地區棕櫚油生產進入恢復性增長期,也對盤面利空。當前國內棕櫚油港口庫存水平約59萬噸,整體來看,當前馬來西亞還是低庫存、低產量狀態,價格有反復,棕櫚油增產情況將是影響其價格走勢的關鍵。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