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包裝網訊】曼徹斯特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水性和噴墨可印刷2D材料油墨的生產方法。這種方法可將來自實驗室的2D晶體異質結構產品引入現實世界中,如智能包裝應用和識別標簽。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油墨是生物相容型的,此屬性將其用途擴展至生物醫學醫用。
除了石墨烯,該團隊成功地剝離和印刷了一系列2D半導體,包括MoS2、WS2和六方氮化硼(h-BN)。使用這種方法,該團隊已開發出高效的光檢測器和可編程邏輯存儲器件(能夠存儲以二進制形式編碼的信息)。這項工作是曼徹斯特大學研究團隊與比薩大學合作完成的。
由于2D材料的原子厚度可實現最大程度的靜電控制、光學透明度、靈敏度和機械柔性,所以其在柔性電子學中具有巨大應用潛力。此外,由于2D晶體材料擁有平面外的范德華相互作用,所以它們可以很容易地在一個多層堆疊中組合起來,提供對基于異質結構器件的屬性和功能前所未有的控制。在該框架下,噴墨印刷可以提供任何基底上異質結構的低成本和大規模制造路徑。此外,噴墨印刷實現了非常復雜異質結構的制造,可提供多重功能和改進的性能。相比之下,諸如這之前使用的真空過濾和旋涂/噴涂的方法對層的厚度和粗糙度提供較差的控制,并且設計靈活性有限。
目前的油墨制劑可通過簡單和低成本方法制備異質結構,遠沒達到理想狀態——或者是含有有毒性溶劑或需要耗時和昂貴的工藝。此外,沒有用于優化異質結構制造的方法。
研究團隊人員表示,由于設備制造和集成的簡單性、靈活性和低成本,其設想此項技術在智能包裝和標簽中具有應用潛力,如食品、藥品和消費品,這些產品需要更薄、更輕、更便宜,且易于組件集成。
這些油墨提供了一個完美平臺,通過首次使用2D材料用于任意復雜設備制造的精確和可擴展的方法,充分利用2D材料的各種屬性。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