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儀表網 儀表產業】日前,記者從閩侯經濟技術開發區獲悉,入駐該開發區的福建省計量院科研基地上月成功自主研制出世界量程最大的60兆牛力標準機,并與德國聯邦物理技術研究院(PTB)50兆牛力標準裝置力值比對成功,標志著這種力標準機的量程和精度均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除此之外,該院還自主研發了高精度衡器載荷測量儀、天然氣用超聲流量計遠程在線診斷及檢測系統等一批具有國際國內先進水平、引領產業升級的關鍵計量技術成果。
福建省計量院院長許航介紹,力標準機可對測力儀、傳感器、千斤頂等超大力值計量器具進行檢定、校準及檢測。60兆牛力標準機的研制成功,為國家航空航天、國防科工等領域提供了強大技術保障。基地自主研發的衡器載荷測量儀的樣機已在福建科達衡器公司等4家應用單位進行長期試用,解決了企業生產的衡器儀器設備難以逐臺進行出廠檢驗的難題,極大提升了企業的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能力。
許航告訴記者,檢定一臺150噸汽車衡,用傳統砝碼檢定方法需運輸砝碼150噸,檢定過程需搬卸砝碼2300多噸,耗時4天~8天。而使用科研基地研制的衡器載荷測量儀,運輸檢定設備不超過1.5噸,對汽車衡進行全量程全性能檢定僅需半天。以科達公司為例,之前年總產銷量約為200臺(套)汽車衡,應用該成果后,僅在福建地區就實現了年產銷量800臺(套)。
“這一成果不僅填補了大型衡器非砝碼檢定裝置的國際空白,解決了世界難題,還從根本上解決了基層計量技術機構檢定汽車衡及衡器企業產品出廠檢驗難的問題。”許航說。
此外,由該院主持完成的省科技廳重大專項“食品中致癌物的檢測技術研究與儀器研制”,可快速檢測大米、酒、糧油等產品中的致癌物質含量,項目成果應用有效提升有害物質的現場快速篩查、預警的監控水平,保障食品安全。目前,已經形成標準化批量生產。
據了解,該院現已建成289項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具備了將具有先進水平的計量技術“嵌入”企業生產、工藝控制中的能力和水平。例如,建立全國最大的綜合性能源計量數據在線監測公共服務平臺,已服務省內738家重點耗能企業,為能源計量、安全生產和節能降耗提供了技術保障;研制的國內首個“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儀通用技術標準”幫助生產企業規范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儀器的技術要求,推進了食品安全檢測儀生產的綜合示范性基礎建設;“無線嬰兒培養箱自動校準裝置”的應用使嬰兒培養箱的使用更加安全;國內首個“污染源監控計量流動實驗室”,對我省環境質量的維護和污染治理具有重要的技術支撐作用。
記者獲悉,該院科研基地一期工程去年8月完成綜合驗收,建有6棟工作大樓,實驗室及科研辦公面積32000平方米,其中恒溫恒濕實驗室約3000平方米。二期工程項目正進行規劃設計及可研報批,預計年內動工建設,2019年完成并投用。二期工程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計劃建設力學、電學、環境醫學、標準物質等計量檢測實驗樓。
(原標題:福建省計量院多項成果全球領先 制世界量程最大力標準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