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部分省(市、自治區)披露了2017年發展計劃,其中大力發展智能
制造業成為多個地區的重要工作。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全國各地對
制造業等實體經濟的大力扶持,以及制造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智能制造產業迎來發展機遇期。
2月9日,為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推進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由點狀突破逐步轉向面上提升,工業和信息化部
裝備工業司在廣東東莞組織召開了智能制造示范區創建工作研討會。廣東、東莞、寧波、青島、沈陽、長沙、成都等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有關負責人、部分行業專家以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有關人員共計30余人參加了會議。
會上,與會代表圍繞創建智能制造示范區的必要性、重要意義、思路目標、重點內容等展開深入研討。各地方結合本地區智能制造發展實際,就示范區范圍、創建主體、遴選標準等問題開展了熱烈討論。其中,廣東省在智能制造產業的發展方面走在前列。
為深化落實“中國制造2025”,廣東加快發展智能制造,加快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而發展機器人產業則是智能制造的重要方面。近年來,隨著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不斷推進,廣東一躍成為國內最大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
日前,廣東省召開了省經濟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從會議釋放的信號來看,2017年廣東省將圍繞振興實體經濟、中國制造2025、智能制造和先進
裝備制造業等轉型升級主線,“力推”機器人產業發展。
為此,廣東將實施機器人產業發展專項行動:培育15家機器人骨干企業和10家系統集成服務骨干企業,建設4個機器人產業基地,力爭機器人制造業產值達600億元。完善工業機器人保費補貼政策,并推進“機器人進集群”,在電子信息、食品飲料、醫藥、陶瓷建材、金屬制品、民爆等行業中優先推廣機器人應用,全年新增應用機器人3萬臺左右。
與此同時,廣東還將打造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實施龍頭骨干企業培育計劃,培育100家超10億元的先進裝備制造骨干企業;圍繞龍頭項目組織產業鏈招商,支持產業集群建設一批公共服務平臺,完善技術創新、工業設計、物流、金融服務等功能,形成20個產值超100億元的產業集群。
其實,最近兩年,為推動企業開展“機器代人”,廣東省級和各市政策頻出。比如,作為廣東省兩大制造業重鎮的東莞和佛山,除給予比例不低的事后獎補外,還均在探索以“融資租賃”或“按揭”的方式,向企業推廣機器人應用。
為進一步鼓勵和引導工業企業加快實施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日前,廣東省中山市還發布了《中山市技術改造投資項目資助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力促新一輪工業技改熱潮。按照新的資助方式和標準,智能制造示范項目的資助比例可提高到20%,單個項目最高可獲資助500萬元。
在各地大力發展智能制造產業及市場預期升溫的帶動下,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廣東省級和各市政策的頻繁落地,以及各地區制造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2017年廣東省智能制造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期。(來源:中國智能制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