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處于轉型期,但不斷的經濟刺激計劃使得中國對原材料的“胃口”依然巨大。
高盛最新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基建潮的再度來襲,或將推動新一輪的金屬牛市。高盛認為,由于強勁的信貸擴張,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和制造業有望獲得提速。
中國海關2月13日的數據顯示,中國1月鐵礦石進口量為9200萬噸,創歷史記錄第二高點,同比增長12%,鋼材進口同比上揚17%。
湛江鋼鐵基地作為寶鋼集團未來重點打造的鋼鐵基地正在帶動湛江港鐵礦石進口量屢創新高。據湛江檢驗檢疫部門統計,2016年該部門檢驗監管的進口鐵礦重量猛增至3216萬噸,與上年同比增長60.7%。這是廣東湛江口岸全年進口鐵礦首次突破3000萬噸,創歷史同期最高紀錄。而記者從河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獲悉,2017年1月份,黃驊港口岸共進口鐵礦石38船次,重量317萬噸,同比分別增加5%和17.4%,也創歷史新高。
市場需求量的不斷擴增正在不斷推漲鐵礦石價格。第一財經記者查詢鋼鐵行業分析機構MetalBulletin后發現,2月13日,中國青島港進口鐵礦石現貨價格攀升至每噸92.23美元,比2月10日的價格大漲5.61美元,創2014年8月以來的新高。2015年12月,鐵礦石價格才38美元,在一年的時間內,鐵礦石的價格翻了一倍多。
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在給第一財經記者的郵件回復中稱,中國市場是國際主流礦山出口的主要目標市場,80%以上的鐵礦石產品出口到中國,且近兩年數量不斷增加。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中國鐵礦石進口量從2005年的2.75億噸增加到2015年的9.53億噸,年均增長率達到13.2%,對外依存度也由2005年的50.2%,增至2015年的83.1%。
目前鋼鐵企業對進口礦的采購較為積極,這也成為進口礦價格持續走高的原因之一。有鋼鐵行業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國外四大礦山生產成本比較低,即使鐵礦石價格處于低位,這些礦企仍然能賺錢,并不存在惡意的低價競爭。
由于中國市場對鐵礦石需求量的持續企穩,礦業巨頭紛紛交出不錯成績單。巴西礦業巨頭淡水河谷公司2月16日宣布,該公司2016年鐵礦石總產量創下3.488億噸的歷史新高,與前年相比增長0.9%。
澳大利亞福蒂斯丘金屬集團首席執行官內夫·鮑爾日前也表示,中國經濟保持較快增長以及政府去產能舉措有力,將繼續對澳大利亞鐵礦石等出口形成利好。福蒂斯丘是世界第四大鐵礦石生產商,約95%的產品出口到中國。
不過,鐵礦石進口量的大增并不意味著進口的鐵礦石都屬于“質優價廉”。
太倉檢驗檢疫部門近日提醒,從該口岸進口鐵礦石檢驗監管情況來看,進口鐵礦石質量問題依然較為嚴重。2016年,該局共檢出進口鐵礦石品質不合格111批,重量663.4萬噸,貨值高達4.2億美元。在檢驗監管過程中,多發現“裝港短量”、“以水充礦”、“粉塊夾雜”、“以次充好”和“夾帶雜物”等問題,進口鐵礦石雜質元素、水分超標,鐵含量不足等成為造成品質不合格的主要項目,鐵品位呈下滑趨勢。
雖然鐵礦石市場近日火爆,價格迎來新一波漲勢,但中鋼協近日發文表示,鐵礦石市場仍供大于求,后期鐵礦石價格將呈波動下行走勢。“從總體情況看,下游鋼材需求相對較弱,鋼鐵生產仍處于平穩運行態勢,對鐵礦石需求的拉動作用有限。”中鋼協同時指出,今年供給側結構改革將持續推進,鋼鐵去產能工作進一步開展,預計后期鐵礦石供大于求矛盾仍然明顯。
(來源:互聯網)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