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發展煤化工對我國有著重要的意義,發展煤化工產業有利于實現煤炭資源的深度開發,提高煤炭資源的使用效率,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石化產品的需求。但是當前煤化工產業受到了來自環境和資源方面的約束,產生了煤化工產業發展的制約作用。本文分析了煤化工發展受到的資源環境制約,并提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煤化工;水約束;應對措施
引言
煤化工產業是重要的能源和資源類產業,在緩解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資源與能源緊張局面上煤化工產業有著重要的價值與意義。我國資源需求的數量和種類正在逐步增加,特別是石油天然氣類資源的發展性需求正在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但煤化工行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水環境的制約,因此我們有必要研究相應的應對措施。
一、煤化工產業目前的發展現狀
煤化工產業的發展是我國特殊的國情所決定的。在過去的30 多年中煤化工產業有了結構和數量上的增長,特別在市場經濟下煤化工產業有了競爭能力、經營能力和發展潛力的巨大提升,成為重要資源類產業,在滿足國內和國際資源與能源需求的同時,也實現了煤化工產業自身的發展。
新時期煤化工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基礎性能源與資源產業。但是,來自于各種方面的影響煤化工產業的發展速度和質量也存在著很多問題,特別是來自環境資源的制約作用導致煤化工產業的發展進程受到了現實性和長遠性影響,特別在環保和集約化發展觀念的影響下,煤化工產業被社會和媒體看作污染的制造者,極大地影響了整個煤化工產業的社會形象,導致煤化工產業振興的艱難。
二、煤化工發展受到的資源環境制約分析
1、環境因素對煤化工產業發展的影響
受到傳統煤化工產業產業歷史性條件的影響,我國煤化工產業普遍存在環境效益不理想,污染程度持續增加的實際問題,這與我國煤化工產業起點不高、盲目擴張的發展格局和歷史實際有著直接的關系。在煤化工產業快速發展的基礎上,出現了對水環境的巨大影響和長期破壞。特別在近二十年,國家建設、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產生了對煤化工產品的海量需求,這往往會使煤化工企業和整個社會忽略對環境問題的關注,不能夠將環保作為煤化工產業發展的基本目標,無法實質性控制煤化工產業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造成廢棄物、污染物的數量和程度持續提升,進一步擴大了煤化工產業的環境污染,造成煤化工產業公害威脅整個社會的實際問題。
2、資源因素對煤化工產業發展的影響
煤化工產品既需要資源作為生產的基礎,同時煤化工產品也是社會能源體系中重要的一個門類,是生產建設中不可替代的戰略性物資和產品。受到傳統煤化工產業政策的影響,特別在各地對煤化工產業加速發展的進程中,資源性因素越來越成為煤化工產業發展的瓶頸。應該看到煤化工產業的發展既需要煤炭資源作為基礎,同時也需要其他資源作為保障,而對于一個區域或一個企業資源的儲備和供給一定是在有限的范圍內,企業和區域不能將所有資源配置于煤化工產業,這就造成了煤化工產業成長和發展的資源約束效應,煤化工產業在資源受限的背景下,難于進行擴大生產和產業升級,煤化工產業的生產鏈條和價值鏈條不能得到資源的保障,進而從客觀上形成了對煤化工產業成長和發展的制約。
三、突破環境資源約束,實現煤化工產業發展的對策
1、實現煤化工產業的科學化管理
實現煤化工產業的發展,突破資源環境的瓶頸效應必須從科學化的產業管理入手,要探尋全面、系統的途徑和方法強化煤化工產業的科學管理,通過對煤化工產業生產要素、繩子基礎和生產資料的全面管控,提升煤化工產業管理的科學化水平,進而避免資源與環境帶給煤化工產業的阻礙和制約。當前,管理工作要強化資源科學利用和環境有效保護兩個基本環節,要挖掘管理工作對煤化工產業的潛在價值,重塑煤化工產業管理的結構和模式,更為清晰地為煤化工產業發展標定管理的方向和路徑。
2、制定煤化工產業的發展戰略
無論是煤化工產業總體,還是煤化工企業個體都應該從其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制定出煤化工產業發展和煤化工企業成長的戰略性體系目標,形成以發展戰略為指導的煤化工產業能源與環境的政策,構建煤化工產業控制和管理的體系,形成煤化工產業節能化發展和低污染生產的理念,通過將整個煤化工產業的整體性改造,為煤化工產業實現綜合發展戰略和長遠發展目標提供策略性、方向性的支撐與保障。
3、煤化工發展水環境約束的應對措施
現階段由于受到廢水處理困難和水資源短缺等的影響,煤化工還處于工業化示范階段,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應對水環境資源對煤化工發展的約束。
(1)現階段將煤化工作為戰略儲備,加大技術研發投入,重點在煤化工工藝流程的低成本、高效、穩定、連續運轉、節能節水、“三廢”處理及綜合利用技術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在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可承載范圍內實現煤化工的產業化發展。
(2)強化用水管理,試行水權置換。第一,因地制宜建立與經濟社會良性發展高度協調的水資源管理體制。水是生命之源,是人們正常生產生活的基本物質保障。用水管理是對水活動的管理,通過有效控制用水,實現合理用水,使有限的水資源發揮最大效益。準確把握地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以及人們生產生活需求等現狀,加強宏觀調控,積極推進用水管理改革,逐步建立起分級管理,權責明確,運轉協調、行為規范的用水管理體系。完善用水管理相關制度,包括用水總量控制制度、用水定額管理制度、有償使用制度、用水節水管理制度等。第二,改革水價,明晰水權,建立市場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運用市場經濟相關理論,在公平合理和效率優先的原則下做好水權的初始配置,明晰水的所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建立合理的用水定價機制,建立與發展以市場為手段和政府宏觀調控相結合的水市場,實現水資源的合理配置。第三,建立用水效率管理體系。具體為:研究并建立用水效率管理指標,建立用水定額動態監管體系,完善用水監測計量和信息統計制度,強化計量和考核管理,建立并嚴格執行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制度,嚴格限制高耗水、重污染工業項目建設,建立水資源預警管理制度等。第四,試行水權置換。基于研究,明確水權置換的范圍、層次、規模,摸索水權置換程序,制定水權置換的監督管理辦法。
(3)提高行業準入條件。首先,提高節水意識,基于對煤化工工藝用水系統的全面分析,改進工藝技術(如采用夾點技術、空冷技術等),逐步優化水網。其次,盡可能實現工業廢水的循環利用、循序再用,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再次,依據煤化工廢水特點,制定合理的廢水處理工藝(如預處理+生化處理+三級處理+污泥處理+廢氣處理+污水回用處理+濃鹽水達標處理或濃縮處理+蒸發結晶的聯合處理工藝),實現廢水“零排放”。
結束語
煤化工企業的發展在我國的工業發展中發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但是煤化工企業的發展也對我國的環境資源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在今后的煤化工企業的發展中需要進一步加強規劃,盡量減少煤化工企業造成的環境資源不良影響,另外還需要加強對煤化工企業的環境污染治理工作,合理規劃煤化工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韓紅梅.當前我國煤炭深加工產業發展現狀[J].煤炭加工與綜合利用,2015(6):1-7.
[2]王香蓮,湛含輝,劉浩.煤化工廢水處理現狀及發展方向[J].現代化工,2014,34(3):1-4.
[3]李志堅.發展煤化工是實現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徑[J].化工管理,2013(23):25-27.
[4]錢伯章.我國煤化工發展前景[J].上海化工,2015,40(1):33-38.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