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儀表網 儀表產業】2017年2月16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四屆四次大會在京隆重召開。會議主要任務: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及歷次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圍繞落實“中國制造2025”、“關于機械工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和行業“十三五”發展綱要的總體要求,總結工作,分析形勢,明確任務, 努力推進行業提質增效升級、平穩健康發展,為實現機械工業由大變強夯實基礎。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工信部
裝備司司長李東,國資委協會黨建工作局局長張濤等政府部門領導蒞臨會議指導;中機聯會長王瑞祥,中機聯執行副會長薛一平、陳斌、于清笈、楊學桐、趙馳(兼秘書長)、宋曉剛、張克林,中機聯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趙文成;中機聯副會長王計、管大源、段獻忠、孫伯淮、張彥敏、張立波,副會長、理事及會員單位代表,有關新聞媒體記者等近300人出席了會議。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作為中機聯理事單位也派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
會上,辛國斌副部長發表了重要講話。辛國斌副部長強調,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國家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根本依托,要清醒認識我國
制造業發展現狀,準確把握當前國際國內制造業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2015年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在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指導下,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實施“中國制造2025”,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創新體系建設深入推進,工業基礎能力穩步增強,智能制造水平明顯提升,高端
裝備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制造強國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辛國斌副部長指出,2017年是實施“中國制造2025”的關鍵一年,要把裝備制造業作為今年制造強國建設任務的主戰場,按照“創新驅動、高端引領、智能轉型、基礎支撐”的發展思路,分步實施,遠近結合,重點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要堅持創新驅動,大力推進協同創新,積極構建制造業創新體系,著力增加關鍵共性技術供給,在高端裝備領域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增強裝備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二是要加快智能轉型,繼續推進實施智能制造專項,遴選90個左右試點示范項目,制修訂50個以上智能制造標準,培育一批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并在有條件的地區探索建設智能制造示范區,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三是要突出高端引領,下決心攻克一批長期依賴進口以及戰略產業亟需的裝備,開發一批標志性、帶動性強的重點產品和重大裝備,著力推動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和質量品牌建設,提升供給質量和水平。四是要強化基礎支撐,實施好工業強基工程,重點攻克一批先進基礎工藝,提高核心基礎零部件的產品性能和關鍵基礎材料的制備水平,促進首批次及跨領域應用,突破產業發展瓶頸。辛國斌強調,2017年,裝備制造業下行壓力依然較大,要密切關注汽車優惠政策退坡、煤電化解產能、海洋工程裝備供需矛盾、新興產業低水平重復建設等熱點難點問題,加強跟蹤分析,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應對,保持裝備制造業平穩增長。
辛國斌副部長要求,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要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進一步加強協會自身的建設,提高服務企業的水平,做好政府的參謀助手,在促進制造業發展、加強行業自律、維護企業合法權益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王瑞祥會長做了題為《改革創新 務實發展 加快推進機械工業由大變強》工作報告,陳斌執行副會長做了題為《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回顧與展望》、中機聯專家委名譽主任朱森第做了題為《裝備制造企業的動能轉換之道》的專題報告。會議提出了2017年工作思路,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總體要求,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以改善供給側結構為主攻方向,以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和國辦“指導意見”為抓手,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為核心,堅持深化改革、科學發展,堅持調查研究、典型引領,堅持突出重點、務求實效,推進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補短板、增效益,實現平穩健康發展,為機械工業由大變強奠定堅實基礎”;明確了以穩增長為第一要務、繼續做好服務,以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和“指導意見”為抓手、推進轉型升級,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努力實現重點突破,以完善業務平臺體系為重點、夯實工作基礎,以協會改革為契機、加強自身建設等五個方面重點工作。會議還審議通過了《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關于修改章程的議案》、《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關于設立監事會的議案》,同時選舉產生了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監事會和監事。薛一平執行副會長和于清笈執行副會長分別主持了會議。
(原標題: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四屆四次會員大會在京隆重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