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包裝網訊】2016年第四季度以來,隨著先行指數PMI的觸底回升,以及PPI指數由負轉正、工業生產增加值、工業企業利潤總額見底,宏觀經濟下行的壓力明顯緩和。穩增長初見成效,接下來,去杠桿將顯得更加重要。
經濟觀察報發表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文章分析,從資產負債率來看,中國(非金融)企業的負債于GDP總值相比,高達165%,居全球首位。之所以企業負債率如此之高,和中國資本市場融資審核制有一定關系,股票、債券直接融資渠道不暢通,銀行信貸等間接融資就成為主要融資渠道,這種融資結構是中國企業資產負債率偏高的重要原因。然而,從動態角度看,最近五年,企業資產負債率在持續上升,利息負擔逐年加重,經營風險在不斷增大。因此,降低企業的杠桿率,尤其是煤炭、鋼鐵等產能過剩行業的杠桿率,不僅是降低企業經營風險的需要,同時也是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防范信貸資產風險擴大的需要。
文章指出,當穩增長壓力不再,去杠桿迫在眉睫。另外,從防控金融風險的角度出發,金融去杠桿也是2016年下半年以來監管機構日益關注的焦點。在市場利率中樞不斷下移的過程中,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等各種金融機構面對資產端收益下降的壓力,通過放大杠桿率來謀求較高的資本收益率是一種普遍選擇。因此,在過去的兩年內看到的是實體經濟下行過程中,貨幣多輪寬松之下的金融資產逆周期膨脹,資產加杠桿和價格泡沫彼此強化,形成了金融市場的脆弱性。因此,如果說,2016,央行的貨幣政策在“穩增長”和“去杠桿”之間還要左右平衡的話,那么2017,去杠桿無疑是主旋律。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