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性化合物和藥物分子合成領域,發展新的策略實現高區域高立體選擇性反應,能為各種手性分子的合成提供高效的途徑。近幾十年來,盡管手性催化研究取得了巨大進步,但是利用相同底物通過調控催化劑實現高區域和高立體選擇性仍然非常困難,尤其是在這一過程中同時實現對手性季碳中心的有效控制更是一個艱巨的挑戰。吡唑酮類化合物是含有兩個相鄰氮原子的五元雜環化合物,作為活性結構單元在藥物分子和天然產物中應用廣泛,發展有效的方法用于手性吡唑酮類化合物的合成一直以來備受重視。
近期,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與選擇氧化國家重點實驗室/蘇州研究院蔣高喜團隊基于對反應機理和底物電子結構的理解,設計并實現了過渡金屬鈀和有機小分子膦酸分別催化的高區域高立體選擇性聯烯醚對吡唑酮的加成反應。鈀的催化體系中,在非常溫和的條件下能高立體選擇性地得到含有兩個相鄰手性中心的支鏈加成產物;而在有機小分子膦酸催化體系中則能高立體選擇性地得到直鏈加成產物。對于支鏈加成產物,研究人員通過單晶衍射證實了產物的相對構型。
該方法為吡唑酮類化合物的手性衍生化提供了一種非常有效的合成途徑。相關工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 2016, DOI: 10.1002/anie.201610473),并被選為封面文章。
以上工作得到了中科院“百人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和蘇州市自然科學基金以及羰基合成與選擇氧化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長期支持。
蘭州化物所實現高區域高立體選擇性聯烯醚對吡唑酮的加成反應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