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電子廢棄物報廢量規模
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理論報廢量的測算為行業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據。根據國家統計年鑒電器電子產品居民百戶擁有量與居民戶數測算的居民保有量見下圖。除固定電話和黑白電視機之外,其他產品均逐年增長,其中移動電話的增長速度最高。中投顧問發布的《2017-2021年中國電子廢棄物處理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指出,2013和2014年中國電器電子產品的社會保有量持續上升,社會保有量是根據電器電子產品銷量與對于該年報廢系數乘積的方法進行的測算。
2015年首批目錄產品的理論報廢量增幅放緩,同比增加9.32%。在政策激勵下,從2013年開始,電冰箱、洗衣機、房間空調器和微型計算機的理論報廢量逐年上漲,但電視機的理論報廢量小幅下降。2015年,新增目錄產品中手機的理論報廢量同比增加約50%。
我國電子廢棄物的處理規模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7-2021年中國電子廢棄物處理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資料顯示:全世界的電子垃圾每年增長15%-30%,其中約7成通過不同途徑送到我國大陸。
中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電子垃圾生產國及輸入國之一。
據商務部發布的《中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報告(2016)》顯示,2015年,我國五種主要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回收量約為15274萬臺,約合348萬噸。其中廢電視機回收量為5850萬臺;廢電冰箱回收量為1705萬臺;廢洗衣機回收量為1545萬臺;廢房間空調器回收量為2432萬臺;廢微型計算機回收量為3742萬臺。
截至2015年底,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企業數量達到109家。隨著獲得處理基金補貼企業數量的增加,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市場競爭也日益激烈。以電視機回收價格為例,2014年,21寸CRT電視機平均回收價為85元/臺。2015年,相同尺寸的電視機平均回收價上升為95元/臺。
其次,隨著《條例》的推動,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如生產企業、銷售企業、維修企業、處理企業等紛紛進入回收行業,多元化的回收模式已經顯現。
據了解,截止到2015年底,進入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補貼名單的處理企業年處理能力超過1.5億臺,實際處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達到7500萬臺左右。
處理行業的集中度進一步提高,金融活動和重組并購愈加活躍。新的處理技術和設備不斷涌現,行業的總體處理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在不斷提高。在基金補貼的間接激勵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企業與獲得資質的處理企業得到了較好的對接。
此外,隨著企業自身發展的需求以及“互聯網+”的快速融合,各式各樣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創新回收模式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如,綠色消費+綠色回收、互聯網+分類回收回收、兩網融合回收、EPR回收等回收模式,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行業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