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包裝網訊】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大數據能為消費者、品牌方和印包企業帶來什么?通過大數據平臺,消費者可以直接參與品牌商眾多線下活動得到實惠與折扣,品牌方在幾乎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可實時獲取市場分析所需數據,獲得可評估當前市場活動投入產出比的報告,為品牌策劃活動提供參考。印包企業則是大數據的管理者,搭建品牌方與消費者溝通的橋梁,成為供需關系的整合者。而這項消費者大數據業務的秘密武器則是可變二維碼。
讓包裝自己講故事
對品牌客戶而言,廣告載體主要集中在電視、平面海報、新媒體等,往往忽略了包裝這一天然的廣告載體,而通過可變二維碼技術可將這一天然廣告進行優化改造。將原本僅僅是為防偽、溯源而印的二維碼,融入可變二維碼、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圖像識別的全新技術以及定位功能、文本或圖像資料等,將賦予包裝更多可能。
當這一技術應用于品牌營銷活動的印刷品時,消費者掃碼后,包裝便成為一種會替品牌方講故事的全新廣告載體,與消費者進行更多交互,提高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同時,品牌方也可以實現數據采集與分析,能更直觀了解消費者對營銷活動的反饋,并且通過系統自動透析并加以邏輯判斷后進行個性化內容的二次推送。借此,品牌方可以在線下更加精準地拓展市場。
不難看出,這種可變二維碼突破了印包企業的局限,也成功地將品牌包裝打造成全新“利器”。善用這把“利器”,可以令印刷包裝服務真正發生質的變化,讓產品包裝產生附加值,為品牌排憂解難,為營銷增值。
二維碼掃描成流量入口
如果說大數據平臺是供需關系強大的整合者的話,那么可變二維碼則是平臺的流量入口。終端消費者購買產品后,可通過掃描二維碼參與品牌商推送的送紅包、抽獎、優惠券等活動。同時,后臺通過一系列的消費者行為抓取,如抓取消費者所在地、年齡、性別等基礎信息后,建立消費者數據庫,讓品牌方了解客戶,并精準地培養消費者的使用習慣,讓消費者從線下到線上產生再次購買行為,從而增強與消費者的黏性。
經過類似多輪不同類型的活動,在收集消費者數據、完善客戶關系管理數據庫后進行數據分析,并將數據庫進行分層管理,品牌方可以按照客戶需求,通過數據庫對目標受眾精準推送定制的廣告內容。將客戶的信息完全透明化,這是可變二維碼的高明之處,亦解決了品牌方在宣傳方面的痛點。
當然,可變二維碼的包裝運用并不局限于消費者層面。在生產流通方面,可變二維碼也可用于實時掌握商品庫存、促銷品的走向,防止產品竄貨。此外還可對分銷商、小店店主的出貨數量、店鋪位置、所需產品型號及數量、訂貨周期等做出詳盡的信息采集,從而建立商戶的數據庫。這樣會讓品牌方實現對消費者、市場全方位的精準管控。
減少所有可以減少的環節,從某種意義上說,或許這就是互聯網經濟的核心價值所在。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