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包裝網訊】2016年是國家出重拳治理環境的一年,環保風席卷全國,不少企業因此被罰款、限產、停產。那么2016年對我們影響最大的環保政策有哪些呢?小編給大家做了一個簡單的收集。
“史上最嚴”大氣污染防治法正式實施
2016年1月1日新修訂的《大氣污染防治法》正式實施,這也是新《環保法》通過后修改的第一部單項法。
該法案明確提出政府部門要加大對大氣污染防治的財政投入,并對省、自治區、直轄市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目標、大氣污染防治重點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把環境治理與經濟發展提升到同等重要的水平。新修訂的《大氣污染防治法》取消了現行《大氣污染防治法》對造成大氣污染事故罰款50萬元上限額度的規定,變為按倍數計罰,并提出按日計罰。專家表示,這是重典治霾的具體體現,必將對污染企業產生巨大的震懾作用。
修訂施行8年的《水污染防治法》
2016年6月12日,環保部網站發布《水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及其編制說明。這是《水污染防治法》施行8年以來的較大規模修訂。
修訂主要內容有:加強流域水污染聯合防治與生態保護,規定建立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水環境保護聯動協調機制,組織評價,實施生態修復工程;完善水污染防治監督管理制度,做好排污許可與總量控制、達標排放等制度的銜接,完善環境監測制度,并建立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錄;強化重點領域水污染防治措施,特別是工業廢水、地下水污染、農業和農村水污染、船舶污染防治方面,分別實施針對性的措施;未監測工業廢水最高可罰20萬。
制定《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消減行動計劃》
2016年7月8日,工信部、財政部發布《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削減行動計劃》。
根據《計劃》,到2018年,工業行業VOCs排放量比2015年消減330萬噸以上,減少苯、甲苯、二甲苯、二甲基甲酰胺(DMF)等溶劑、助利使用量20%以上,低(無)VOCs的綠色農藥制劑、涂料、油墨、膠黏劑和輪胎產品比例分別達到70%、60%、70%、85%和40%以上。《計劃》提出實施原料替代工程、實施工藝技術改造工程、實施回收及綜合治理工程等三個方面的主要任務。
排污許可證將于2020年實現“一證式”管理
2016年11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證制實施方案》,明確到2020年完成覆蓋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簡歷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現“一證式”管理。
根據方案將分行業推進排污許可管理,逐步實現排污許可證全覆蓋。率先對火電、造紙行業企業核發排污許可證,2017年完成《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重點行業及產能過剩行業企業排污許可證核發,2020年全國基本完成排污許可證核發。
環境保護稅法表決通過
2016年12月25日,環境保護稅法獲得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第二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環保稅法是我國第一部專門體現“綠色稅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單行稅法,將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制定環保稅法的一個很重要原則是實現排污費制度向環保稅制度的平衡轉移。納稅人為在我國領域和管轄海域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征稅對象則為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在稅負方面,草案以現行排污費收費標準作為環境保護稅的稅額下限,允許各地在規定基礎上進行上浮。但這并不意味著企業的稅負將會增加,因為現行排污費也同樣是各地有別,比如北京的收費標準是最低標準的8-9倍。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