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本月月初開始,鐵礦石期貨止跌企穩,此后開始連續上行。截至1月20日,連鐵主力1705合約報收于612.5元/噸,較1月4日收盤534元/噸的一個多月低位大漲14.7%。從基本面來看,鋼廠節前備貨為鐵礦石提供支撐,即使港口庫存持續上升,礦價仍然維持強勢。而從后市預期的角度分析,隨著有關部門對“地條鋼”的打擊力度進一步加碼,電爐鋼產量減少導致的供應缺口將由高爐鋼來彌補,長流程鋼廠有望增加對鐵礦石的采購,亦會對礦價產生利多效應。
庫存周期理論分析
在庫存周期(基欽周期)理論中,廠商存貨的變化提供了基本驅動,即一旦生產過剩,廠商就會減弱生產活動以消化產成品庫存,進而造成產出下降,這一過程反過來又會隨著預期的轉變而被進一步放大,反之亦然。一個完整的庫存周期可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經濟邊際轉暖,需求開始上升,企業庫存隨銷售增加而被動下降的被動去庫存期;經濟明顯轉暖,需求繼續上升,企業預期轉好,主動增加庫存的主動補庫存期;經濟邊際轉差,需求開始下滑,企業庫存隨銷售下滑而被動增加的被動補庫存期;以及經濟明顯變差,需求繼續下滑,企業預期轉差,主動去庫存期。
庫存周期的四個階段,可分別用美林投資時鐘的復蘇期、過熱期、滯脹期和衰退期這四個時期來對應理解,作為一個經驗規律,其基本特征是3—4年。雖然庫存周期理論主要是一種宏觀分析的基本方法,但是在應用于鐵礦石這一中觀產業后,其結果同樣可以為行情研判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庫存周期分析
基于數據可得性問題,筆者選取2010年6月以來的港口鐵礦石現貨價 格來間接反映鐵礦石需求的變化,并與同期港口鐵礦石庫存數據進行對照。雖然礦價波動趨勢對需求變化特征的替代性有限,但通過數據處理,最終仍然能夠獲得較 為理想的對照效果。分析結果顯示,自2010年以來,鐵礦石市場經歷了2010年6月—2013年6月和2013年7月—2015年9月這兩個較為完整的 庫存周期,此后至今一直都處在第三個庫存周期第一階段的主動補庫存階段(若后期2016年12月被證實為需求高點,則現在剛剛進入到第二階段的被動補庫存 階段)。
通過對比分析可知,在此前的兩個周期內,第一階段分別只延續了約7個月和5個月,第一、第二階 段合計也只分別延續了約19個月和13個月,而本輪周期到目前為止已于第一階段延續了16個月之久。近期行情大漲之后,原有的驅動力能否維持尚待進一步檢 驗,但是在年前供需兩弱格局下,短期內需求同比不會明顯轉差,預計將暫時維持高位。
嚴查地條鋼
2017年1月10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2017年理事會議在北京召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 修于會上發言,強調清除“地條鋼”作為一項政治任務,必須在2017年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并且12個督導組目前已經到達各地方;工信部副部長徐樂江亦在 會上表示,地條鋼企業十家里面有九家無精煉工序,必須堅決予以取締。
中頻爐之所以被嚴厲打擊,主要在于工藝上的先天不足。在中頻爐煉鋼過程中,其鋼水內的硫、磷等 有害雜質難以去除,導致成材的機械性能存在缺陷,這一點難以改善。中國聯合鋼鐵網調研結果顯示,目前國內中頻爐產能約為9000萬噸,主要集中在江蘇、山 東、四川等地,年產量約4500萬噸。預計未來隨著中頻爐產量的大幅萎縮,長流程鋼廠的生產活動將相應擴張,并在消化掉一部分富余廢鋼的同時,進一步增加鐵礦石用量,從而在短期內對鐵礦石形成一定的需求支撐。(來源:期貨日報)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