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政策法規 > 正文

火電污染防治政策出臺 如何提升治理技術降低損失

作者: 2017年01月19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日前,環保部在線監控顯示山西兩家企業大氣污染物超標排放,針對火電企業超標排放行為,環保部發布了《火電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的公告,內容涉及燃煤電廠煙氣脫硫、超低排放、大氣污染防治、脫硫脫硝治理等。然而有

  日前,環保部在線監控顯示山西兩家企業大氣污染物超標排放,針對火電企業超標排放行為,環保部發布了《火電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的公告,內容涉及燃煤電廠煙氣脫硫、超低排放、大氣污染防治、脫硫脫硝治理等。然而有企業表示,如果按應急要求關停5天的話,企業的損失將達到1000萬元左右。政策在前,企業生存在后,我國污染防治工作該如何全面落實?

  1月15日,環保部對石家莊、保定、邯鄲、汾、菏澤、焦作、安陽、新鄉等地進行督查時,通過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發現企業存在非法排污、應急減排措施落實不到位等問題。面對這一輪空氣重污染,相關部門對水泥、鑄造、鋼鐵、火電、焦化等企業實施停限產減排,并派駐工作組駐廠監管。盡管如此,仍發現有少數企業依然存在違法排放行為,部分地方重污染天氣應急措施落實不到位。

  針對企業不能積極配合污染治理工作的情況,環保部發布了《火電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的公告,內容涉及燃煤電廠煙氣脫硫、超低排放、大氣污染防治、脫硫脫硝治理等,以立法規范治理工作,對燃煤電廠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噪聲污染防治、二次污染防治以及新技術開放等方面進行了規定。此次發布的技術政策適用于以煤、煤矸石、泥煤、石油焦及油頁巖等為燃料的火電廠,以油、氣等為燃料的火電廠可參照執行,可為火電行業污染防治規劃制定、污染物達標排放技術選擇、環境影響評價和排污許可制度貫徹實施等環境管理及企業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技術支撐。

  除了發布政策作為支持,2017年7月1日起,全國火電、造紙行業企業以及北京、保定、廊坊的鋼鐵、水泥高架源企業必須要持證排污。這個證就是“排污許可證”。環保部將按行業分步推動排污許可證核發。2016年,先開展火電、造紙行業企業許可證核發工作;2017年,完成水十條、大氣十條重點行業及產能過剩行業企業許可證核發,重點包括石化、化工、鋼鐵、有色、水泥、印染、制革、焦化、農副食品加工、農藥、電鍍等;2020年,全國基本完成名錄規定行業企業的許可證核發。

  排污許可證制度改革后,企業作為排污者要承諾:依法承擔防止、減少環境污染的責任;持證排污、按證排污,不得無證排污;落實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和其他環境管理要求;說明污染物排放情況并接受社會監督等。企業無證排污或不按證排污將會受到哪些處罰?這位負責人介紹說,大氣污染防治法明確規定,無證排污的處罰包括責令改正或限制生產、停產整治,并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責令停業、關閉。

  政策明確要求了企業需要按照法律規范日常經營,不得超標排放,污染環境。那對于這些企業來說,該政策實施后又是怎樣的場景?有企業反映,如果按應急要求關停5天的話,企業的損失將達到1000萬元左右。企業負責人同時指出,企業已經實施了超低排放,應該不能算重污染企業。按要求關停后為了保障電力供應,公司不得不從其他發電廠調電,而這些發電廠可能并未實施超低排放。因此,從污染物排放的總量上來說,可能反而是增加的。對此,督查組指出,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預案中采取“一刀切”的應急措施存在問題,對一些環保措施較好的企業,限停產條件應更具有針對性、科學性,并將一些應納入預案中來的企業納入進來。

  當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產生了矛盾,是舍一保一,還是兩只腳走路,這充分考驗了一個國家的治理水平。面對愈演愈烈的環境污染問題,顯然不能置若罔聞,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發展經濟水平才是一個大國應有的作為。對于私有制企業來說,經濟效益肯定是放在首位的,而既然國家需要排污企業遵循自己的規定,減少非法排污等行為,也應該有所付出。一味的壓制勢必只能起到相反效果,如果能夠補償企業一部分的經濟損失,或者降低部分稅收,或許企業也愿意積極配合政策的落實。

  國家對于環境治理工作的努力,人人看在眼里。身為這個國家的一份子,每一個都應對環境問題持有一份責任。既然被查出過度排放等問題,首先要找出自身技術的不足,而不是過多的抱怨,找到環境污染的癥結,提升治理技術才能降低企業損失。只有每個企業都應擰成一股繩,為了建設可持續發展社會共同出力,環境污染治理才能不只停留在嘴邊,從而得到真正的落實。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