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最大規模水上光伏電站在慈溪建成,據悉,整個工程2016年6月底進場開工,12月份完成,12月30日,周巷水庫100兆瓦并網發電,2017年1月11日,長河水庫100兆瓦也將并網發電。
周巷水庫、長河水庫200兆瓦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水域面積4492畝,總投資18億元,是迄今為止在水庫上建成的國內規模最大的漁光互補太陽能發電站。現場人員介紹:按每年發電2.2億千瓦時算,一年可節約標準煤7.04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8.92萬噸、二氧化硫1432萬噸和氮氧化物484萬噸。
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是指漁業養殖和光伏發電互融互補,通過在電池板下規劃養殖水產品,形成“上可發電、下可養魚”的發電新模式。此外因光伏板遮擋陽光會造成水溫偏低影響魚類正常生長,為此,該項目在設計時有針對性地加大了光伏板之間的間距。電站所發電量全部接入國家電網220千伏庵東虹橋變,年發電總量2.2億千瓦時相當于慈溪市10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量。此外,建設了兩個110千伏的配套變電站及7.5公里長的輸電線路。(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