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擾行業已久的“地條鋼”非法產能大限將至。
1月10日上午,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2017年理事(擴大)會議上,發改委相關人士透露,要在2017年6月30日前全部清除地條鋼。這也是國家層面首次提出明確的“地條鋼”整治期限。
“中央已經明確把淘汰落后產能,特別是徹底清理‘地條鋼’作為今年去產能工作的重要內容,國務院也將組織開展鋼鐵等行業落后產能的專項督查和清理,這對于創造 公平市場環境,充分發揮先進產能作用意義重大。”中鋼協會長、寶武集團董事長馬國強在會上表示,化解過剩產能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今年的任務更加艱巨, 特別是淘汰落后產能、打擊“地條鋼”需要持續開展。
工信部日前發布的《鋼鐵工業調整升級規劃(2016-2020年)》也明確要求,全面取締生產“地條鋼”的中頻爐、工頻爐產能。
自 去年11月國務院要求江蘇省嚴查“地條鋼”起,整治風暴刮遍全國。截至目前,已經有河北、江蘇、山東、四川、安徽、遼寧、湖北和甘肅等8個省份展開全面排 查“地條鋼”行動。根據地方文件中對“地條鋼”非法產能的定義,是指以廢鋼為原料,采用感應爐(中頻爐、工頻爐)熔化,生產建筑用鋼材及生產建筑用鋼材鋼 坯的裝備。
這場“地條鋼”清場戰會涉及多少實質性的中頻爐產能淘汰呢?長江證券在研報中統計,僅目前開展整治行動的8省,合計涉及中頻爐產能已達9322萬噸。機構統計的唐山地區中頻爐企業涉及產能就達1281萬噸。
不 過,中頻爐企業由于分散且隱蔽,較難得出準確統一的產能規模。綜合各機構數據顯示,目前全國中頻爐產能約在0.9億至1.2億噸之間,若按照2015年全 國粗鋼產能11.3億噸計算,中頻爐占總產能近10%。中頻爐的實際年產量為3000萬至5000萬噸左右,約占全國鋼鐵產量4%至7%。
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此前“地條鋼”排查行動對行業實際產量影響并不大,一方面由于中頻爐實際產量占比并不多,另一方面是部分地區的中頻爐落后產能并未真正徹底全面拆除。
“當前‘地條鋼’整治仍不到位,沒有百分百排查,比如一些企業名稱和鋼鐵生產無關,容易在排查中被遺漏。另外,除非徹底銷毀,否則僅是簡單地拆除中頻爐設備是可以重裝的。”胡艷平對記者表示。
中泰證券認為,此次事件的方向性意義更為重要,在2016年去產能任務已經超額完成的大背景下,近期國家層面自上而下強力推動“地條鋼”整治工作,反映了政府推進供給側改革的決心。
“從當前政策趨勢來看,今年去產能力度不會減弱,有效產能退出量占比提升。此次會議也提到,預計到2018年就能提前完成定下的‘十三五’目標。”胡艷平說:“今年預計減少粗鋼產量1000萬至1500萬噸左右。”(來源:上海證券報)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