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市場評述 > 正文

2020年三大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并穩定在80%以上

作者: 2017年01月09日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農業機械化不僅是農業供給側改革中降成本、提質量、增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片仍待深耕的潛力市場。  1月5日,農業部印發《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下稱《規劃》)。《規劃》提出,到2020年,主要農

  農業機械化不僅是農業供給側改革中降成本、提質量、增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片仍待深耕的潛力市場。

  1月5日,農業部印發《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下稱《規劃》)。《規劃》提出,到2020年,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種養加全面機械化取得顯著進展,區域協調共進的農業機械化發展新格局基本形成,有條件的地區率先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

  “目前我國面臨農業競爭力不足的困難,主要由于快速增長的勞動力成本導致產品價格高、農民收益低,而農業機械化能夠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同時提升生產質量和效益。這也是配合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農業轉型的重要方面和手段。”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對上證報記者表示。

  《規劃》提出,到2020年,農機作業水平全面提升。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0%左右,小麥、水稻、玉米三大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并穩定在80%以上。

  數據顯示,目前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為63%,未來五年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去年12月印發的《農機裝備發展行動方案(2016-2025)》提出,到2025年,該機械化率要提升至75%以上。

  《規劃》還提出,全面提升農機裝備水平。其中,80馬力以上拖拉機保有量達到100萬臺以上,增長30%左右。農業機械化科技水平全面提升,糧棉油糖等大宗作物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基本形成。

  “一直以來市場對于農機設備和服務存在巨大需求,但我國現有的技術裝備還無法達到社會滿意度,尤其是缺少符合中國農業特點的機械技術創新。我國種植土地分散,還有許多丘陵地帶,國外的機器無法很好地適應中國需求,‘無機可用’、‘無好機用’、‘有機難用’的問題依然存在。此外,與農機配套的社會化服務尚不完善,包括維修、租賃等服務沒有跟進。”鄭風田說。

  興業證券在研報中表示,我國農機行業無論在技術上還是普及程度上,都距離發達國家有很大差距,農機行業整體呈現小而分散的競爭格局,高端農機仍依賴約翰迪爾、久保田、凱斯紐荷蘭等國際巨頭,國內企業存在很大的進口替代空間。

  對此,《規劃》提出了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實施農業機械化科技創新驅動計劃,開展農機新產品補貼試點,促進科技創新成果加快轉化。實施“互聯網+”農業機械化,促進信息化與農機裝備、作業生產、管理服務深度融合。鼓勵農機制造品牌企業加快基于北斗系統的農機作業和工況監測終端研制集成與應用步伐。

  “目前只是推進機械替代勞動力,未來還要向智能化發展,實現精準施肥等更多信息化機械技術。”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主任李國祥對記者說。

  但是,“缺乏科技創新動力仍是目前農機發展的短板之一。”鄭風田表示:“這很大程度上源于目前農機補貼等制度設計上的不足。農機補貼是農業補貼項目中的大頭之一,可是企業一旦進入補貼目錄后,就躺在已有補貼上睡大覺,缺少了研發創新和為農民提供更好售后服務的動力,導致市場沒有真正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未來還需要從體制改革、機制創新上激發市場創新活力。”

(來源:互聯網)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耕種收綜合機械化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