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此前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的意見》(征求意見稿)(下稱《意見》)已經結束意見征求,有望于近期擇機出臺。
據上海證券報1月5日消息,《意見》提出,將以油氣體制改革試點為引領,打破壟斷,全面推進天然氣領域市場化進程。其中,有關城市管道燃氣初裝費等話題引發了市場關注。業內專家建議采取針對性舉措,有序推進城鎮燃氣市場化改革,以實現2020年天然氣消費量3600億方的目標。
《意見》提出,對天然氣輸配企業向用氣企業收取的各項收費進行規范清理,有條件的地區應取消天然氣初裝費。
燃氣初裝費是一個籠統概念,在各地的叫法不同,有初裝費、接駁費等不同名稱,收費種類主要包括兩種,分別是政府收取的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和企業收取的用戶燃氣設施(包括小區用戶共有設施和用戶專有設施)安裝、接駁等工程服務費。2001年,原國家計委、財政部取消初裝費,但一直以來,大家仍習慣于將企業收取的工程服務費稱為燃氣初裝費,這部分收費主要用于用戶燃氣設施工程建設。
“管道燃氣工程服務收費在我國城鎮管道燃氣事業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即使到目前,該項收費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不宜立即采取‘一刀切’方式取消。”中國城市燃氣協會副秘書長熊偉如是表示。
一位業內人士也表示,目前城鎮燃氣行業的市場化改革尚不到位,仍然存在價格倒掛、交叉補貼等突出問題。如果沒有工程服務收費對氣價的部分補償,按照全成本計價,居民用戶的氣價水平將會大幅度提高,甚至達到現有氣價水平的2倍。
考慮到地區差異和城鄉差異,熊偉建議,因地制宜逐步規范工程服務收費,既要完善用戶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又要加快城鎮燃氣價格體系改革。“在此基礎上,建議有關部門逐步理順氣價體系,借鑒國外行業發展經驗,適時引入兩部制價格和上下游聯動機制,減少不合理的價格交叉補貼。”
根據《意見》提出的目標,到2020年,天然氣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將達到8%至10%。到2030年,力爭將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提高到15%左右,城鎮居民氣化率達到65%至70%,力爭實現氣化車輛1400萬輛,工業燃料能源消費量比例力爭提高到25%左右。
隨著天然氣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加大,天然氣市場化改革動向備受關注。《意見》提出,“試點先行”將成為推動天然氣體制改革的探索方向,將有序支持重慶、江蘇、上海和河北等省、市開展天然氣體制改革試點,推進云南省保山市天然氣利用試驗示范區建設。
受訪的行業專家則建議,完善配套政策,按照先上游、后下游的改革順序適時推進第三方準入。他們普遍認為,天然氣行業的發展和利用目標的達成,需要區分行業內不同環節的特點,有序實施市場化改革。建議加快輸氣、儲氣、接收站等基礎設施開放,實現第三方公平準入,構建充分競爭的氣源市場。在終端銷售環節,應逐步放開工商業用戶的價格管制,先行放開大型工業用戶,實現供需雙方協商定價。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