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端政策性收縮PK終端需求回落
2016年,大部分工業品迎來了2008年以來的超級大牛市。其中,黑色系表現最為亮眼。展望2017年,供應側改革進一步發酵,但終端需求面臨下滑風險,礦價或跟隨鋼價呈波段式下跌。
除了供給側改革之外,終端需求的弱復蘇為今年價格大漲加了一把火。繼2015年中國粗鋼產量30年來首次負增長后,2016年粗鋼產量恢復正增長,且表觀消費量同比增長1.8%。從需求分項來看,2016年的需求支撐主要源自房地產、汽車和基建。展望2017年,基建增速或能維持20%,汽車增量由15%下降至7%,但房地產需求下滑是大概率事件。房地產需求下滑,基建部分少量對沖,2017年粗鋼消費預計下滑1%。
市場對2017年中國房地產需求下滑分歧不大,矛盾點主要在需求拐點落地時點。我們認為,2017房地產需求下滑是大概率事件,且拐點可能已經在2016年年底出現。根據我們的需求模型,房地產需求將拖累2017年鋼材2個百分點。
供應側改革對傳統需求邏輯主線形成沖擊。“276政策”引發了2016年動力煤、焦煤、焦炭的 大漲,而年底中頻爐事件啟動,讓市場將2017焦點轉至鋼鐵行業去產能。但與去年煤炭行業去產能不同的是,今年鋼鐵行業去產能面臨終端需求下滑,技術實施 難度大的困境,年內鋼鐵去產能對市場沖擊或更多為脈沖式。去年11月底,江蘇中頻爐全部關停消息突然傳出,隨后山東、四川、唐山等地跟進,涉及關停產能近 8000萬噸。按照Mysteel全國中頻爐1億—1.2億噸的產能估算,涉及關停產能已過半。
由于中頻爐完全依賴廢鋼而不涉及鐵礦石和焦煤,故其去產能有利于傳統高爐的需求提高。假設終端需求零增長,中頻爐停產或提高鐵礦石需求2%,這也是年末市場多頭的主要邏輯之一。不過去年11月底環保大檢查過去后,隨著年底鋼廠利潤快速攀高,已有少量中頻爐悄然復產,后續進展仍待觀察。
除拆除過剩產能外,另一干擾產量釋放的手段在于環保限產。2016全年環保限產成為常規化調控 手段,上半年園博會、下半年G20峰會均出現較長期的限產,而年底隨著北方霧霾加重,高爐開工始終限在75%附近,中長期限產無疑更嚴,這也是造成黑色短 期沖擊的因素之一。但今年鋼鐵去產能預計難以重演煤焦的大漲行情,較之去年的區別主要有:
第一,去年需求弱復蘇,今年需求不樂觀。煤焦大漲背景在于去年房地產需求溫和向好,且供應端直接去產量。但今年房地產需求已然下滑,需求端大概率走弱,而供應端政策導向為去產能而非直接去產量。
第二,鋼鐵行業去產能技術性難度大于煤炭。煤礦國有企業占比大、產地集中,鋼鐵企業民營占比大且極為分散。鋼鐵行業有效去產能需一系列人員、資金配置。
第三,鋼鐵去產能表現為脈沖式沖擊。去年煤炭去產能沖擊較大的原因是政策延續性超預期。煤炭“276”政策4月、5月即開始執行,但在庫存緩沖下直到10月、11月現貨才全面緊缺。目前年鋼鐵行業不是大規模集中拆高爐而導致產能不夠,在充裕資金和利潤支撐下,供應端短暫收縮后能夠看到產量隨即跟上。
因此,雖有市場炒作鋼鐵去產能,但實際效果尚待觀測。去產能沖擊配合環保限產常態化,鋼廠中長期利潤重心上移,今年大概率不會重現供不應求。
綜上,今年礦價整體趨勢較為悲觀,或從80美元高位回落至50美元。考慮行業低庫存和一季度供需錯配行情,黑色高點或出現在3月—4月。宏觀方面,警惕原油價格上漲和貨幣環境變化的影響。
套利方面,對鋼廠中長期利潤普遍看好,建議年內逢低做多鋼廠利潤;鐵礦石1705合約大幅貼水,關注5月—9月合約正套。(來源:期貨日報)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