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對于螺絲人來說,是一個困難的一年。毛利率的下降,營業額也下降,而工資、租金、運營等成本卻在不斷增加,再加上鋼材價格的不穩定。螺絲人們普遍反映現在的生意難做了,需要新的思路、創新的經營。
但是,該如何創新,從哪里入手,一時間,大多緊固件企業陷入了迷茫。
2016年就要過去,如果我們還糾結于是什么導致了市場這么難做,那永遠都不能走在困難的前面。帶著更大的挑戰,我們將迎來更加不可知和動蕩的2017。
《螺絲與機械》雜志總結分析,2017年我們應該這么做:
從市場看
緊固件市場無限大,作為一個經銷商不可能把所有的市場都做到,即便是一個小縣城,我們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因此經銷商就需要細分市場,看看周圍哪些才是你的主攻方向,你的產品都是為哪一群客戶而準備的。
面面俱到,結果就是什么都抓不住。
在做市場細分的時候,要根據自己手中掌握的資源進行分析,并不是有利可圖,或者別人做的好的,就一定也是適合你的。
每一個螺絲經銷商手中的資源是不一樣的,因此必須先認清自己,才能找準市場。
知名財經刊物《財富周刊》預測:未來的商業機會是我們將失去大眾品牌,大部分的中小企業所服務的只是一個特定人群。只要在這個特定族群中形成你的品牌理念,認可你的產品價格,你就能成非常小而美麗的優秀企業。
從產品看
螺絲經銷商通過了2016年的洗禮,要把自己的產品梳理一下:哪些是跑量的,哪些是利潤型的,哪些是成熟產品,哪些是成長產品,又有哪些是新晉產品。各種產品比例結構如何,代理的產品品類結構是否合理。
我們發現,經常換產品的經銷商一定是做不好的,80%賺錢的經銷商絕對是堅持代理某一品類或品牌的產品。
當然了再暢銷的產品,也會有滯銷和過時的時候。這個時候經銷商就需要進行產品結構的調整。
不停地調整,這樣才能優化出適應新環境下的產品結構,只有不斷進行適應性調整,你才能找到一條最適合現狀、最適合自己的道路,否則你要么轉行,要么被淘汰。
從上下游看
經銷商是連接上游廠家和下游終端的橋梁。以往很大程度上經銷商充當的角色就是產品的搬運工。
而目前處于互聯網時代,廠家和終端之間的鏈接更為容易,經銷商、零售商的功能和作用都受到了沖擊和挑戰。渠道端的變化,使得經銷商必須進行模式的再生。
2017年,我們認為螺絲經銷商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1、市場細分
2、優化產品結構
3、找到產品的“痛點”、“賣點”、“利潤點”
4、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5、搞好上下游關系
6、合理優化資源
7、順應互聯網電商化發展
8、渠道模式的再生
9、經營管理的改造提升
中國幅員遼闊,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市場需求和特性也各具特色,因此螺絲經銷商們需要面臨的情況是復雜多變的,即便是同一個產品,在別人哪里能成功,在你這就不一定了。
渠道的改造與再生是迫切和必須的,2017年螺絲經銷商除了要應對市場不確定性帶來的挑戰,還需要面對渠道端的變化而倒逼的自身改造。
(來源:互聯網)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