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們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機,到宇宙太空里的雷達探測,傳感器智能應用無處不在,為人類的生產生活提供諸多便利。在智能交通領域,傳感器更是不可或缺。
在智能交通領域 傳感器不可或缺 智能交通的建設是一項社會化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各個方面。大數據、云計算、控制技術、電子傳感技術等有效地集成運用為智能交通的變革發展提供了銳利“武器”?! ≈悄芙煌ńㄔO是大方向 日前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南港島線正式開通,它是全國首條運營全自動駕駛地鐵車輛的線路,預計南港島線東段將于12月28日正式啟用?! 私?,該線路地鐵車輛由中車長客股份公司自主研發制造,打造的是一款GOA4(GradesofAutomation4)等級的全自動無人駕駛地鐵車輛,這也是是中車長客股份公司在軌道交通設計制造領域首次研制出無人駕駛地鐵車?! 〔坏?0年的時間,我國的高速公路里程從零發展到世界第一,高速鐵路更是被喻為中國的閃亮名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奇跡的縮影。中國交通的跨越式發展成就著一個個令世界矚目的奇跡?! ≈袊こ淘涸菏垮X清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對軌道交通而言,“安全仍是擺在第一位的需求”。他說,“以前我們對列車的控制主要是靠信號燈,比較原始”,隨著新一代列車控制系統CTCS3的研發和部署,“情況已大大改觀”。相信隨著智能傳感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應用,列車在變得“更聰明”的同時,也會變得“更安全”。 2015年5月,由李克強總理簽署的《中國制造2025》路線圖正式印發,提出實施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智能制造、工業強基、綠色制造、高端裝備創新等五項重大工程。以高鐵列車為代表的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及其基礎零部件和智能制造,因橫跨幾大工程而備受矚目?! 〈送?,《中國制造2025》更進一步細分確立的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機器人、電力裝備等十大重點領域,則都與傳感器技術息息相關?! ∈聦嵣希袊悄芰熊嚨墓こ袒邪l已經上路?! 〉卮艂鞲屑夹g捕捉城市交通信息 自9月29日起,湖北武漢新建的道路智慧停車系統,開始試運行收費。這一街頭智慧停車系統,可利用停車位地面的地磁傳感器裝置,即地磁車檢器,來實現感應智能計時功能?! ≡诮瓭h區江旺路一側,有一排泊位,每個泊位的頭、尾和外側,都標有一組6位的數字編號,這是泊位“身份證號”。泊位正中間有一個比拳頭略大、嵌入地面的圓片,這便是地磁車檢器。依靠這兩個裝置,就能準確記錄泊位停車時間。 在泊位閑置時,泊位內的地磁車檢器會形成一個穩定磁場,一旦有車輛駛入泊位,磁場便發生改變,地磁檢測裝置將信息發送到停車收費后臺系統,開始計時計費。待車輛駛離后,磁場迅速恢復。依據磁場改變時長,即可準確判斷停車時間。而磁場改變情況與泊位“身份證號”一一對應,數據可實時傳回系統后臺?! 〔次痪幪柵c地磁裝置相結合實現計時收費 與此同時,地磁傳感器技術還被用于交通數據采集方面。如在武漢長江大橋上橋處,地面便安裝有7個地磁傳感器,可準確測量經過大橋的車輛數量,實現了由以往的人工計數改為地磁傳感計數。 武漢長江大橋采用地磁傳感器技術,可精準測量過江車流量 除此之外,通過大橋上地磁傳感器上傳的交通數據,還可判斷道路的實時通信情況,計算出道路占用情況,并將數據結果通過誘導屏發布,實現與紅綠燈控制機協同,真正實現紅綠燈智能化?! ∑嚾诤蟼鞲衅魇俏磥戆l展主流 傳感器應用在現代智能汽車系統中再普遍不過,有了傳感器,道路交通安全提升有了保障?;谲嚿细兄到y的啟用,如雷達,激光或視頻技術等,這些車都具備了檢測道路上是否有威脅的能力,預計會出現的危險駕駛情況,并積極采取行動,碰撞避撞?! 〕嗽谄嚿蠎枚喾N傳感器形成組合系統外,復雜的信號處理和傳感器數據是否能融合也是整個系統能否穩健和可用的重要因素?! 『撩撞ɡ走_、超聲波傳感器、攝像頭、以及激光雷達結合的解決方案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汽車傳感器對安全性和穩定性要求極高,最早介入和發展路徑最穩定的依舊是整車廠和tier1廠商,是行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初創型企業當前大多與主機廠合作,由主機廠派發到tier1中去,近2年并沒有大的話語權,但總體方向正確,后續有機會?! ∧壳昂撩撞ɡ走_的主流方向是24GHz和77GHz,24GHz應用于汽車后方,77GHz應用于前方和側向;從成本來看,中長距離的雷達模塊60-120美金,中短距離30-40美金,天線&板材、射頻前端芯片和后臺DSP信號處理環節成本各占1/3;從商業模式來看,部分國外巨頭的軟件授權費達上千萬美金;中國中高端汽車裝配的毫米波雷達傳感器全部依賴進口,國內研發階段已經基本完成?! 私猓诼坊⑵嚨淖钚萝囆椭芯陀玫搅艘环N新型傳感技術,讓汽車的防撞反應時間提前了。這項技術通過在前保險杠中配置傳感器管,用來監測路邊行人是否被汽車碰撞到。一旦監測到碰撞,汽車前擋風玻璃前的安全氣囊就會迅速張開,以緩沖汽車對行人的碰撞傷害?! 《蛧鴥饶壳暗膫鞲衅鲬脿顩r來看,離真正的國產化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軌道交通融合傳感器的智能化應用,意味著智能交通向前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而隨著物聯網、邊緣計算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智能交通定將越來越“智能”。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