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灼識咨詢(CIC)發布了關于中國空氣和廢氣監測儀器行業發展的研究報告《行業藍皮書-中國空氣和廢氣監測儀器行業發展研究》。藍皮書指出,隨著國家監測體系和企業排放標準的不斷完善、企業技術的革新、設備的更新換代以及監測站運營權的下放,空氣和廢氣監測儀器產業正在經歷新一輪的快速發展。
空氣監測儀器市場在經歷“十二五”期間的國控點的密集建設后,依舊將維持高速發展的趨勢。經過“十二五”期間分三個階段的密集建設,國家在338個城市新建1436個國控監測站點,監測項目覆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10、PM2.5、O3和CO指標等六項指標。中國空氣質量監測設備市場于2011年至2015年間高速增長,年復合增長率為23.0%。隨著空氣環境質量監測的國控網點初步建成,未來的空氣質量監測設備增長點主要集中于各省級,地級市級監測站點的建設,前期監測點設備的更新換代以及對于各監控站點新增監測項目VOCs的設備采購。根據CIC灼識咨詢預測,“十三五”規劃期間,國內空氣質量監測設備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4.5億元。
未來市場的持續高速發展將主要受到以下幾方面驅動:
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進一步合理分布的空間
根據2013年頒布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布設技術規范》(試行),盡管監測站點于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地的分布極為密集,而西部地區因為地廣人稀的原因監測站點分布較為稀疏,但從單位人口和單位面積兩個維度來看,兩者仍然有進一步建立監測點的需要。
老舊設備的升級換代
由于受到高使用頻率,設備老化等相關因素的影響,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出臺《國家空氣監測城市站運行管理規定》,原則上以5-8年為一個周期進行設備的更新換代。故而在“十二五”期間的建設高峰過去后,設備的跟新換代需求將一直延續到“十四五”期間,成為另一大空氣質量監測設備市場的增長點。
監測指標的更新
經過2012-2015年期間VOCs的摸底調查,政府已將VOCs治理與監測納入“十三五”規劃,未來相關政策推的出臺將推動VOCs等指標加入日常監測項目之中,同時這意味著現有的監測站都將需要添置VOCs的專項監測設備,故而VOCs設備將成為空氣監測儀器市場未來的主要增長點。
本土企業完成的技術積累
隨著技術研發上的積累日漸成熟以及一系列重點科研項目的成果驗收,國產監測儀器制造商與世界領先制造商的技術差距將進一步縮小。未來在環境監測系統信息一體化和第三方運維的大趨勢下,考慮信息安全等因素,政府采購將向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產品加大傾斜。本土企業藉此機會將迎來訂單量和市占率齊升的迅速發展期。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