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神木縣錦豐源潔凈煤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240t/d固體熱載體粉煤低溫熱解技術”在北京通過中國煤炭學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
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克昌擔任主任,來自國內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行業協會、設計院和企業的本領域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聽取了項目工作報告、研究報告、現場標定報告等匯報,審閱了提交的技術資料。經質詢和討論,鑒定委員會認為,該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性能優良,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一致同意通過科技成果鑒定,并建議盡早實現工業示范及推廣應用。
該技術是國內首套基于循環流化床的高溫半焦固體熱載體粉煤低溫熱解技術;通過固體熱載體輸運和加熱的協同控制,實現了熱解反應溫度的精確調控,提高了焦油及半焦的品質;開發的分級除塵工藝分別從“熱解前”、“熱解中”、“熱解后”三個階段聯合實現熱解過程的除塵,成功解決了困擾粉煤熱解過程中焦油與灰分離的難題;研發的流化床耦合移動床的復合熱解爐,提高了傳熱和熱解反應速率,并提高了熱解氣的熱值。該技術的研發得到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低階煤清潔高效梯級利用關鍵技術與示范”項目的支持。
應用該技術在陜西神木建設的240t/d固體熱載體粉煤低溫熱解工業試驗裝置實現了滿負荷連續穩定運行。經過72小時現場考核,標定結果表明:該裝置焦油產率達到9.24%,焦油含塵率僅0.47%,焦油中正庚烷可溶物84.00%,產品焦油密度僅為1000.03kg/m3;表明長期困擾粉煤低溫熱解工藝開發的焦油含塵率高、系統運行不穩定以及管路堵塞等技術難題得到了成功解決。該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將顯著提高我國低階粉煤的高效清潔利用水平,并將改變傳統低階煤的利用途徑。
工程熱物理所所長朱俊強、神木縣錦豐源潔凈煤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郝銀寶、神木縣煤化工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馬文瀟等出席鑒定會并致辭。陜西省榆林市和神木縣相關部門的負責人也出席了會議。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