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1年3月份開始,五金工程機械行業遭遇了發展的低迷期。工程機械市場滑坡,一大部分企業將重心放到海外市場,借鑒國外同行企業的經營模式,努力擴大海外市場。
在我國工程機械市場,整機銷售利潤達70%以上,而在國外工程機械成熟市場,整機銷售利潤只占30%,后市場提供將近70%的利潤。巨大的對比反差,說明我們工程機械后市場開發力度遠遠不夠,還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目前國內工程機械企業發展的瓶頸在于渠道,國外激烈的市場競爭,國內有限的市場容量,轉向售后服務市場是最明智的選擇。發展工程機械后市場是當前我國眾多工程機械企業的重點戰略方向。
五金工程機械后市場
工程機械后市場是工程機械產品生產、銷售市場的向后延續,即工程機械產品銷售后所涉及的市場,以售出的工程機械產品為載體的服務貿易。業界普遍認為工程機械后市場構成:服務(維修及保養)、配件、租賃、二手機、再制造五大部分。
我國五金工程機械后市場現狀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經過10余年的高速增長,在2011年突然轉入發展瓶頸,產能嚴重過剩,發展疲軟。
目前我國工程機械市場處于供過于求,產能過剩,庫存激增的狀態,據統計,截至2015年底,中國工程機械主要產品保有量約為663~718萬臺,其中液壓挖掘機149.5~162.0萬臺,73.5kw(100馬力)以上推土機7.1~7.7萬臺,裝載機167.4~181.4萬臺,平地機3.8~4.0萬臺,攤鋪機2.0~2.1萬臺,壓路機11.8~12.8萬臺,輪式起重機21.7~23.5萬臺,塔式起重機42.5~46.0萬臺,叉車208.5~225.8萬臺,混凝土攪拌輸送車32.1~34.8萬臺,混凝土泵車6.1~6.6萬臺,混凝土泵5.7~6.2萬臺,混凝土攪拌站5.0~5.5萬臺。為后市場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基礎以及深耕空間。于是很多企業開始紛紛注重后市場,加大后市場的投入,希望能夠在后市場獲利。但是很多企業對后市場不甚了解,進軍后市場都處于盲目進軍的狀態,于是,盲目進軍,同質化競爭使得售后服務幾乎無利可圖。
當前,國內五金工程機械企業后市場服務體系現狀為:未從戰略高度看到售后服務的重要性,造成投入不足、管理不善、力度不夠等問題;服務及時性差、售后服務人員的技術、服務水平低等因素限制后市場服務的作用。
目前,國內五金工程機械企業后市場人才培養現狀為:后市場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低、專業技術人才缺乏;技術培訓體系未健全、手段落后,且無法適應用戶的需要。
目前,國內五金工程機械企業后市場經營模式現狀為:以往經營模式的弊端:后市場服務投入高、利潤低,服務定位為輔助整機銷售,服務創利意識淡薄。
工程機械企業發展后市場發展趨勢
在工程機械行業產能過剩、場庫存激增、競爭激烈的時代,工程機械企業應該如何抓住后市場機遇,發展好后市場是當前工程機械行業的焦點,同時利用好互聯網+工程機械后市場中的五大模塊加上延伸的業態是工程機械后市場重要的發展趨勢。
工程機械后市場由服務(維修及保養)、配件、租賃、二手機和再制造五大部分構成。后市場的發展也是重點圍繞這五大部分做突破、延伸。
1.服務方面
工程機械企業應該提升服務質量,提高重復購買率。隨著行業競爭白熱化,很多產品趨于同質化,企業在產品層面優勢變得不明顯,于是服務的重要性便逐漸突顯。工程機械行業的技術性尤為強,作為工程機械服務人員就必須了解一定的技術、操作常識等。這就需要企業專門的培訓,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一定的指導,從對復雜操控技藝到產品的日常維護,再到施工過程中突發問題的解決等等。同時利用好互聯網平臺,通過技術知識、操作常識、保養規范、常見故障等問題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展現普及,另外平臺增設可進行線上遠程故障初步診斷端口等方面可有效提供簡單故障的診斷和復雜故障的初步診斷以及數據初步收集。
2.配件方面
維修帶動配件銷售,互聯網線上配件銷售平臺提高服務水平。要經營后市場就離不開專業的維修服務和配件銷售,企業可以根據需要設立一定的維修點,為用戶提供方便的服務,同時通過互聯網線上配件交易平臺為用戶提供配件豐富的選擇和時效性的購買。
3.租賃方面
互聯網平臺租賃信息線上發布,線上+線下交易,減少設備停滯,保證開工率。設備租賃于20世紀90年代初興起,到如今逐步趨于規范。據相關數據統計,一般建設項目施工企業租賃設備占機械使用的多為20%~40%,個別企業達到了70%以上。工程機械租賃市場發展空間廣闊,前景樂觀,通過線上平臺按照規范化、標準化的方向開展租賃業務,工程機械企業必能在這塊細分的后市場中獲取較好的效益。
五金工程機械再制造產業方面,所謂再制造,是把廢舊產品恢復到像原產品一樣的技術性能和產品質量的生產工藝流程,是指將廢舊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等進行專業修復的批量化生產過程。再制造產品達到與原有新品相同的質量和性能,是循環經濟“再利用”的高級形態。再制造的特征,是產品質量性能不能低于新品,且成本只有新品的50%,可實現節能60%以上、節材70%以上,對環境的不良影響顯著下降。注重硬件設施,培養專業人才。一邊是嚴重的資源短缺,一邊是大量的老舊設備功能失效而遭淘汰,再制造在節約資源能源、構建循環經濟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也為企業后市場服務帶來巨大的空間。抓住再制造方向的機遇,對于工程機械市場新一輪熱潮的掀起起著不可忽略的作用。2016年9月21日從工信部獲悉,工信部日前發布通告顯示,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濰柴動力(濰坊)再制造有限公司等12家企業向國家工信部提交再制造產品認定申報材料,很多企業如三一、廣西柳工、武漢千里馬、廈工等前五批通過認證的企業專門成立了再制造業務部門,專門從事再制造產業的研究發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效果不理想。目前,再制造產品在我國還很難被大眾接受,這就需要企業加大再制造產業的投入,讓更多的人了解再制造產品,接受再制造產品。
目前中國五金工程機械行業已經朝著后市場時代的方向發展,我國的工程機械企業要抓住行業發展速度迅猛的大好時間,認真分析好市場結合自身發展形成獨立優勢。企業唯有利用當下互聯網的平臺將五金機械市場進行融合,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占得一席之地。
(來源:互聯網)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