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進入倒計時,不管年初的小目標有沒有實現,你都要接受這無情的時間流逝。每一年我們都能接受到新的行業熱詞,那么今年的五金行業誕生了哪些熱詞?在這些熱詞下,你有所改變嗎?
十三五規劃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十八世紀中葉開啟工業文明以來,世界強國的興衰史和中華民族的奮斗史一再證明,沒有強大的制造業,就沒有國家和民族的強盛。
五金行業作為傳統制造業中的一份子也意味著需要不斷的提升發展,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在經濟形勢較嚴俊的局勢下,五金行業只能通過不斷規劃才能實現自我突破。
小編忍不住想問一下,各位五金企業的小主,年初你們都規劃了什么藍圖,現在年末了,規劃都實現了嗎?
互聯網+五金
2015年3月,李總理制定了互聯網+行動計劃,互聯網+的熱潮延續至今。
“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這并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
2015年以來,全國五金行業在經濟持續放緩的大背景下,不同程度都遇到了發展的瓶頸,這迫使五金企業不得不重新思考新的發展方向,而企業轉型升級似乎已經迫在眉睫。借助“互聯網+”是轉型升級的方式之一。
在互聯網+下,五金行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一舉打破地域和時空限制,實現了產品信息的互通。互聯網+五金”最直接的體現則是五金電子商務平臺,這也是眾多五金企業短期收益的關鍵。
產業洗牌
五金行業雖然屬于配套產業,卻是制造業的基礎產業和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近年來,憑借著行業規模、行業影響力和產品技術含量等方面的長足發展,已在世界五金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五金大量企業處在貼牌,代工的商業模式,并且中國的中高端市場一直被國外主要廠商掌控,技術的落后,大企業的浮躁,小企業拼的你死我活,嚴重的產能過剩,導致五金市場長期陷入疲軟狀態。
縱觀五金市場,熱鬧已經不再。五金企業也不斷倒閉,國內五金行業進入了洗牌期。
打低價格戰
五金整個行業已處于生產供應遠遠大于市場需求的失衡狀態,所以競爭非常慘烈。而中國人的生意經就是薄利多銷,在很多五金機電業人的思維當中,當他產品賣不動的時候就想著便宜一點!靠價格戰來搶奪生意,搶占市場。
更加令人擔憂的卻是眾多廠家沒有創新研發能力和持續性發展戰略,只是一味的模仿復制,產品工藝、款式幾乎雷同,整個市場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經營模式非常單一和傳統,直接導致五金行業進入價格的惡性競爭局面。
智能制造
隨著人口紅利的銳減,機器換人成了五金產業的發展方向,加上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機器人產業非常的火熱。
但其實智能制造的發展并不簡單。對于五金機電行業來講,機器換人還在摸索中,并沒有完全鋪開,適合五金這個行業的機器人還是比較少的。
機器換人是個大趨勢,因為隨著我們國家的發展,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消費者對產品精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機械化智能化加工產品是未來發展之路,隨著我國轉型升級及職能制造業的不斷發展,機器換人必然在我們這個行業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展會不斷
一場展會接著一場展會,讓企業和經銷商都忙昏了頭。五金企業不是展會上就是在趕展會的路上。
曾幾何時,五金企業參加展會都會有一個不菲的收獲,但近些年來,由于五金行業蕭條的現狀,很多參展企業在五金展上能簽下的訂單已寥寥無幾,這一大部分原因在于采購商的減少。
我們都知道不管是參展商還是采購商,參加展會都是一件勞命傷財的事情,而隨著展會效果的不斷下降,要不要參加展會,展會值不值得參加已成為很多企業思考的事情。
渠道建設
近年來,五金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且傳統銷售渠道的各種弊端也漸漸暴露。五金企業積極探索自己新的經營模式,加之互聯網的推動,五金行業的銷售渠道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
賣場經營,工裝渠道,連鎖超市,電商渠道,等等各種渠道不斷涌現。
工匠精神
曾幾何時,工匠是一個中國老百姓日常生活須臾不可離的職業,木匠、銅匠、鐵匠、石匠、篾匠等,各類手工匠人用他們精湛的技藝為傳統生活景圖定下底色。隨著農耕時代結束,社會進入后工業時代,機器的大批量使用,人心的浮躁,這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逐步落寞。
商人精神橫行的現今,五金市場上同質產品,低端劣質產品無所不在,而隨著世界產能過剩,中國經濟下行,以往毫無競爭壓力的企業面臨著巨大的生存挑戰,那些山寨產品的企業往往最先收到沖擊。
再看當今中國五金機電產品的現狀,粗制濫造、廉價劣質、低端附加價值低。工匠精神不就是五金行業最需要尋回的精神嗎?
只有了解行業熱詞,并朝著發展,五金企業才能把握住時勢,才能抓住市場。
(來源:互聯網)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