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最新發布的《2017年中國鋼鐵需求預測成果》顯示,2016年中國生鐵產量約6.91億噸,需消耗鐵礦石10.92億噸,與上年持平。鐵礦石對外依存度上升至87.3%。
12月10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在第五屆中國鋼鐵原材料市場高端論壇上介紹,去年中國進口9.53億噸鐵礦石,占全球總進口量的65.1%。
中國主要的鐵礦石進口商包括英澳礦商必和必拓、力拓、巴西淡水河谷及澳洲FMG,前三大礦山巨頭生產的鐵礦石被稱為主流礦。非主流礦主要包括南非、巴西、加拿大、烏克蘭、智利、委內瑞拉一些中小礦山生產的鐵礦石。
2016年1-10月,中國鐵礦石原礦產量10.6億噸,同比下降6.6%??紤]到目前的市場行情和冬季因素,預計2016年全年鐵礦石原礦產量為12.8億噸,同比下降7.3%。
國內某大型鋼廠的鐵礦石采購部門負責人曾告訴界面新聞記者,相對于去年,今年的供應端出現了意想不到的情況:三大礦山產量增幅出現下調。
力拓原預計今年產量可達3.5億噸,10月后開始調低預期,較年初有1000萬-2000萬噸的降幅。
澳大利亞新礦山羅伊山的產量較年初預計的3500萬噸減少了1000萬噸。
必和必拓的財報顯示,今年其鐵礦石產量為2.57億噸,不及2.6億-2.7億噸的預估。
而淡水河谷和必和必拓在巴西的合資公司薩馬科,因去年11月發生鐵礦石尾礦壩潰壩事件,導致停產。2015年薩馬科的鐵礦石產量為2900萬噸。
國投安信期貨有限公司(下稱國投安信)的數據顯示,包括FMG在內的國際四大礦山,從今年三、四季度的產量及發運量情況來看,總體趨勢仍緩步上漲,進入四季度后四大礦發運量出現環比下滑,不及市場預期。尤其是四季度前7周,除力拓以外,四大礦山的發貨量與三季度末期相比有所下滑。
12月,62%鐵品位的鐵礦石價格指數已經突破了80美元/噸。這距離兩個月前鐵礦石噸價在50多美元左右漲了40%左右。
業界認為這一價格已大大偏離了成本曲線。
根據統計,必和必拓、力拓以及FMG的鐵礦石生產全成本為20美元-30美元/噸,淡水河谷在30美元-40美元/噸。
按照海外礦山的生產模式,通常按需生產、確定年度供應目標。目前走高的礦價會使部分海外礦山去開采之前擱置的成本較高的區域。
但前述某大型鋼廠鐵礦石采購部門負責人則認為,2017年中國鋼廠對鐵礦石(尤其是高品位鐵礦石)的需求不會一直持續。
國投安信報告認為,中國鋼廠對中、高品位鐵礦石的需求旺盛,乃鋼廠今年盈利所致。
據中鋼協統計,會員鋼鐵企業前9個月現利潤為252.06億元,銷售利潤率為1.27%。去年同期,大中型鋼企虧損總額達281.22億元。今年上半年,鋼材價格漲幅遠大于原材料。
國投安信認為,鋼廠希望通過提高鐵礦入爐品位,實現盈利良好的板材產量的最大化,這是當前高品礦需求旺盛的主要原因。
國投安信期貨統計顯示,截至11月24日,68%品位與62%品位鐵礦石價差比已高達18.32%,62%、58%品位的鐵礦價差比高達36.8%,都是新高水平或接近歷史最高水平,并均已達到極限水平。
從周期規律來看,鋼價上漲會帶動鐵礦價格上漲。除了生產壟斷性之外,鐵礦石還有貿易壟斷性,這造成現貨價格上漲以及期貨價格上漲,漲幅在礦價上行過程中被擴大,超過本輪鋼廠的鋼價漲幅。
國投安信分析認為,隨著高、低品礦價差的不斷擴大至極值,螺紋等建筑鋼材的煉鋼利潤已經迅速惡化,后期鋼廠對于高品味鐵礦的偏好將逐漸消減,鐵礦石的結構性需求問題也將逐漸得以解決。
前述鋼廠原材料采購部負責人亦稱,明年保守估計有5000萬噸左右的供給增量,鐵礦石供應端的增長沒有停步,到2017年供應還會繼續。
該負責人稱,2017年澳洲新礦羅伊山將有1500萬-2000萬噸的增產,保守估計也有1000萬噸的增產;淡水河谷、必和必拓的巴西合資鐵礦石公司薩馬克項目明年可能恢復生產,球團礦產量約幾百萬噸;保守估計,力拓明年會有1000萬噸的增量。
不過,該負責人也表示,每年的一季度都是澳洲臺風和巴西雨季,目前無法預估天氣原因對鐵礦石的影響。
該負責人認同國投安信的分析。認為中國鋼廠持續消費中高品位鐵礦石的情況不會持續太久,因為擴產會削薄鋼廠利潤。(來源:界面)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