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近日公布《關于加快我國包裝產業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產業保持中高速發展,邁向中高端水平,逐步實現由包裝大國向包裝強國轉變。
我國包裝產業分為包裝材料、包裝制品、包裝裝備三大類別和紙包裝、塑料包裝、金屬包裝、玻璃包裝、竹木包裝五大子行業。2015年,全國包裝企業25萬余家,包裝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8萬億元。但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包裝產業仍存在大而不強的問題。
為此,到2020年,《意見》提出實現以下目標:
產業規模。包裝產業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5萬億元,形成15家以上年產值超過50億元的企業或集團,上市公司和高新技術企業大幅增加。積極培育包裝產業特色突出的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的知名品牌。
自主創新。行業研發投入不斷增大,規模以上企業科技研發經費支出明顯增加。著力推動集成創新、協同創新和創新成果產業化,部分包裝材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兩化融合。大中型包裝企業兩化融合水平處于集成提升階段以上的超過80%,中小企業應用信息技術開展研發、管理和生產控制的比例由目前30%提高到55%以上。數字化、網絡化設計制造模式廣泛推廣,以數字化、柔性化及系統集成技術為核心的智能制造裝備取得較大突破。
節能減排。全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均下降2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明顯下降。初步建立包裝廢棄物循環再利用體系。
軍民融合。軍民通用包裝數量和質量顯著提升,標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逐步形成體系完善、創新引領、高端聚集、高效增長的發展態勢。建成一批軍民融合包裝基地,包裝技術軍民通用水平顯著提升。
標準建設。深入開展包裝基礎標準、包裝專業標準以及產品包裝標準的研究,形成相關性、集合性、操作性強的包裝標準體系。建設全國包裝標準推進聯盟和包裝標準信息化專業網站,建成5個以上包裝標準創新研究基地,遴選一批標準化示范試點企業。
為了確保目標實現,《意見》提出了實施“三品”戰略,集聚產業發展優勢;加強技術創新,增強核心競爭能力;推動兩化融合,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加強標準建設,推動國際對標管理;優化產業結構,形成協調發展格局;培育新型業態,拓展產業發展空間;開展綠色生產,構建循環發展體系等七大主要任務。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