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拖車(IVT)”利用測繪與通信技術,將智能純電動汽車與基礎設施關聯。在無人駕駛的狀態下可以實現從日本追浜工廠到碼頭的汽車運輸任務。
對于車企來說。節約時間、人力成本就是金錢。前提是車企你車要賣的好!!!
對于下面這個家伙,你要是月銷量才十幾輛,勸車企還是不要引進了,畢竟收益還要供公司員工吃飯。
這是日本追浜工廠引進一套全自動拖車系統——“智能拖車(Intelligent Vehicle Towing,IVT)”。
對,它不需要人來控制,看這穩步前進的架勢,按美國汽車工程學會(SAE)劃給它一個L5級也不未過。
“智能拖車”是日產公司利用日產自己研發的高速公路單車道駕駛的自動駕駛技術——ProPILOT技術發開的用在廠區的無人駕駛車輛托運車。
ProPILOT自動駕駛技術已經應用在今年7月發布的新車塞雷納(Serena)上面。
同時日產公布了無人駕駛計劃,分三步來推進。
2016年實現第一步,該技術允許在高速道路上行駛的車輛實現單行道轉向。
第二步則是在2018年基于ProPilot技術研制出更先進的系統,可使自動駕駛車輛在多車道條件下駕駛。
第三步在2020年使自動駕駛技術完全成熟,車輛會在司機未介入的情況下駕駛于城市街道交叉路和城市交通中。
“智能拖車(IVT)”系統的設計很簡單,就是在利用ProPilot自動駕駛技術上在日產聆風車型進后面加了一個可以托運3輛車的平板車。
日產聆風是一輛可以持續續航170多公里的純電動車,由于銷量較差,2017款聆風可能是第一代車型的最后一款。
在退役之前,算是找到了安身之處。
“智能拖車(IVT)”系統能夠在工廠的裝貨地點與卸貨地點之間自動拖拽裝載整車。
常規的車輛自動引導系統需要通過安裝軌道或使用大量的磁帶才可以運輸零部件,而“智能拖車(IVT)”系統則無需任何專項設施便可以運轉。
這取決于拖車上裝配一組攝像頭和激光掃描儀,用于探測車輛附件的車道標識、道路邊界以及潛在的障礙物或危險。
通過將這些信息與地圖數據進行比對,拖車能夠計算出自身位置,并自行規劃到達目的地的路線。拖車會按照廠區內的限定速度行駛,如果探測到前方出現障礙物或危險則會自動停車,直至確認前方道路的障礙已清除后才會繼續行駛。
拖拽路線可以靈活調整從而適應生產流程或車輛運輸路線的變化。通過將所有的無人駕駛拖車與一套中央交通控制系統連接, 便能夠監測出車輛的位置、行駛速度、電池剩余電量及運行狀態。
當兩臺無人駕駛拖車在交叉路口相遇時,控制系統會通過運算決定哪輛車應該優先行駛,遇到緊急情況時,該系統還能夠遙感停車。
不要以為只能在工廠的平直道路上行駛,在一段彎曲的山路上依然可以平穩運行。
自從去年該系統在追浜工廠測試運行以來,這套系統已完成了超過1600次試運轉,通過采集數據來確保該系統在工廠內可靠的運行。
同時,日產汽車還研發了安全系統和故障安全系統, 以應對“智能拖車(IVT)”系統在自動駕駛作業中可能遭遇的潛在風險或意外狀況,例如可以檢測惡劣的天氣或光線太弱等情況。
據日產表示,未來將繼續在追浜工廠內測試該系統,并評估在日本本土及海外的生產設施中應用該套系統的可能性。
(來源:互聯網)
標簽: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