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海洋國家實驗室成立了“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這標志著我國的科技即將走出國門。海洋國家實驗室與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發組織將攜手構建創新平臺,加快建設國際協同創新網絡。
在剛剛結束的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2016學術年會上,海洋國家實驗室與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發組織簽署了共建“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協議書,將在霍巴特攜手構建全球分布式協同創新平臺,聚集全球資源,發展海洋科學技術。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發組織(CSIRO)成立于1916年,是澳大利亞最大和最重要的研究機構,也是世界10大科研機構之一,在南半球海洋觀測與研究、南極科考方面一直居于世界領先水平。霍巴特是澳大利亞海洋科技中心,也是南極科考的門戶城市,擁有澳大利亞40%的海洋學家和60%的南極研究人員。海洋國家實驗室作為全國首個獲批試點運行的國家實驗室,制訂實施了南北并進、東西共舉的國際化戰略,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是海洋國家實驗室國際合作“南下”戰略的主要支點。
據海洋國家實驗室主任吳立新介紹,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的建設是中國海洋科技走出國門的必然選擇,該中心為全球南大洋的研究帶來活力的同時,也將為我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西線發展提供一個科技的戰略支點,為我國積極參與“南大洋海洋觀測系統”等國際計劃和組織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據介紹,未來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將更好地落實2016全球海洋院所領導人倡議,加強知識和經驗分享,加強海洋科考船及大型基礎設施共享,加強海洋科學研究和教育資源共享,構建海洋觀測研究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應對社會經濟發展對海洋科學技術的挑戰。中澳雙方將共同推動對南半球海洋的合作觀測與研究,共同為全人類對南大洋和南極的保護和利用做出貢獻。
另據了解,以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建設為起點,今后海洋國家實驗室將繼續深入開展國際海洋合作,加快建設國際協同創新網絡,提高對國際海洋科研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力爭在2020年成為我國在海洋與氣候變化領域的研究中心、深遠海探測觀測技術研發中心以及亞太海洋研究中心,確保實現“面向世界建設國際一流的綜合性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和開放式協同創新平臺”的總目標。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