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吳家鎮:百億閥門產業轉型升級 撬動工業經濟大發展

作者: 2016年12月19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走進榮昌區吳家鎮,萬株海棠香。地處渝西川東結合部特殊區位的吳家鎮,因其山水相依、物產豐沃、商貿市場繁榮、輕重工業發達正蓄勢而發,其超強的輻射帶動力,成為聚集和帶動周邊8個鄉鎮發展的有力引擎。特別是近年

  走進榮昌區吳家鎮,萬株海棠香。地處渝西川東結合部特殊區位的吳家鎮,因其山水相依、物產豐沃、商貿市場繁榮、輕重工業發達正蓄勢而發,其超強的輻射帶動力,成為聚集和帶動周邊8個鄉鎮發展的有力引擎。特別是近年來,在產業富民、商貿強鎮的戰略下,吳家鎮正全力打造區域商貿中心鎮,逐漸建起了一座產城互動、宜業宜居的新型城鎮。

  百億閥門產業轉型升級    撬動工業經濟大發展

  “對資源豐富、集聚能力明顯、商貿條件優越的吳家來說,發展商貿經濟不僅有利于搞活當地經濟,而且對提升一個地區的品牌效應,打造一個地方的區域特色,做大一個地方的支柱產業極具影響力。”日前,吳家鎮黨委書記曾德富表示,發展區域商貿經濟是繁榮當地經濟、富裕百姓群眾的一個有效途徑。

  在吳家,最大的支柱產業就是閥門。作為西南地區最大的低壓閥門生產基地,吳家的閥門生產歷史已有40年之久,其低壓閥門產品遠銷東南亞,在全國同類市場的占有率高達66%。

  今年對于吳家閥門產業最大的好消息,莫過于群建閥門有限責任公司投入2000萬元對馬鋼球閥車間智能化升級改造后,其生產的閥門產品被列入中石化、中油化和重慶燃料集團有限公司采購目錄,年產值超億元。

  在吳家閥門產業園區,規模以上閥門及配套企業就達27家。在創新驅動戰略指導下,吳家著力調整結構,引導園區企業加強經營管理,推動技改創新,支持提檔升級,以渝西川東地區閥門產業集群專業化市場建設為定位,實現閥門產業鏈的高效整合,重點培育低壓閥門向中高端閥門發展,淘汰落后產能,整體提升產品檔次,以閥門為主導的特色工業發展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閥門產業基本形成。

  “閥門產業的轉型,帶動了吳家鎮的工業經濟增質增速發展。”吳家鎮鎮長唐傳中表示,為進一步增強產品競爭力,維持產業可持續發展,吳家鎮積極引導企業整合資源,實施抱團發展策略,鼓勵一家機械企業拓展業務,成功承接汽車變速箱零部件鑄造業務。同時先后投入資金5000余萬元,用于生產線技術設備改造、標準廠房建設,努力將“吳家閥門”打造成全國知名品牌,將閥門產業園培育成為百億級產業園。

  此外,還建立吳家閥門展示平臺和招商引資平臺,全力推進閥門特種許可準入的協調,幫助閥門企業拓展市場,還聘請閥門技術顧問,尋找閥門企業新的增長點。預計2016年,工業增加值達16億元,已經成為吳家鎮經濟的強大支柱。

  目前,園區內大部分企業已經完成技術改造,實現產業升級。預計2016年工業固定投入達28億元,是2012年8.78億元的3.19倍;工業總產值實現79.9億元,是2012年38億元的2.1倍。

  2600余家零售企業聚集    促進商貿流通大繁榮

  12月5日,恰逢吳家鎮趕場日,熙熙攘攘的大街上,無論是超市還是各類餐飲店,或者是各類小型批發市場早已開門迎客。

  “4年前我來吳家開超市,生意還不錯,經常能遇見從四川那邊過來的顧客。”據某超市負責人劉女士介紹,老家在四川的她,經朋友介紹吳家鎮的區位優勢,通過實地考察后便在吳家場鎮投資開了一家小型超市,逢趕場日超市內便人滿為患,幾年下來,效益很不錯,今年她又打算投資開第二家小型超市。

  數據顯示,在吳家場鎮核心區不到2平方公里的范圍內,聚集大小型超市、批發市場、零售、住宿、餐飲等商貿企業達2652家。2016年全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9.15億元,同比增長18%;商品銷售總額實現7.14億元,同比增長17.8%;銀行存款超18億元。

  一個普通鄉鎮為何擁有如此龐大的商業規模?

  “主要還是我們特殊的地理位置,為發展商貿帶來了便利。”曾德富介紹,從地圖上看,吳家地處重慶、四川兩地接壤處,距4個區縣城都在40公里左右,東鄰銅鼓鎮,南鄰觀勝鎮,西鄰清流鎮、盤龍鎮,北鄰四川省安岳縣努力鄉,東北接大足區鐵山鎮,西北與內江市東興區石子鎮接壤,周邊比鄰8個鄉鎮以上。

  近3年來,吳家鎮借助地理區位優勢,把發展商貿業作為一項重點工作,積極從基礎設施的完善、人居環境的改善、生態文明的強化等方面積極助推商貿發展。目前全鎮建成區總規模達到3平方公里,其中場鎮已建成規模達2.5平方公里;擁有2.2萬名常住人口,其中外籍人口3000余人;流動人口5000人左右。另外,從2013年至2015年,該鎮商業零售企業從1500余家增長至2650余家。

  “我們還積極引進商貿企業,助推當地經濟發展。”曾德富說,今年上半年就引進重慶榮昌區榮海醫院有限責任公司的榮海醫院、榮昌鴻俊工藝廠、榮昌吳家農產品交易配送中心、吳家綜合酒店、榮昌錦園農莊等6個商貿企業,合同資金達4.23億元,到位1.71億元。

  萬畝蔬菜基地產業鏈建成    實現農業產業化大發展

  12月隆冬時節,吳家的天氣較城區的溫度低2℃至3℃。驅車行駛在吳家鎮雙流村的鄉間公路上,道路兩旁連片大棚蔬菜地里卻是綠意盎然、生機勃勃,公路上不時可以見到一輛輛滿載蔬菜的貨車飛馳而過。這里就是吳家鎮著力打造的萬畝蔬菜基地。

  “蔬菜種植時間、施肥是關鍵。”在一個蔬菜大棚里,種植大戶正在為村民講解種植要領。為了保證食品安全,吳家鎮高度重視傳統農業的改造升級,推廣生物方法控制病蟲害,施用有機肥提高產量,科技帶來更高生產力,各類優質蔬菜競相上市,并很快獲得消費者認可和青睞。

  “無公害、健康產品是吳家農業發展的硬指標。”據吳家鎮分管農業的負責人介紹,在同類產品中,吳家蔬菜基地出產的蔬菜品相上乘,口味良好,在超市采購中基本以最高價格成交。

  多年來,15000畝蔬菜園區經過不斷擴容提質,實現現代農業蔬菜種植示范區建設,同時積極與重慶雙福國際農貿城對接,基本實現產、供、銷產業鏈,蔬菜年產量已達到6.3萬噸。

  依托雙流村萬畝蔬菜基地,吳家以科技為先導,優化農村產業結構,加大基礎設施投入,穩步推進農業標準化和產業化,打造知名農業品牌。特別是高峰村千畝程江果園出產晚熟優質臍橙,不施用化肥,全部采用榨油殘留的菜籽餅等作為養分,完全符合無公害標準,口味十分純正,深受消費者喜愛。

  目前已經形成S309省道內大路沿線,在玉峰、含珠橋、高峰村栽種的5000畝黃葛樹苗木初具規模;分布在雙流、代興村區域的水產養殖逐步形成特色培繁基地;高峰村2500余畝的晚熟臍橙、檸檬和十烈社區500余畝中藥材種植,帶動周邊村民走上特色種植的致富之路。

  未來5年,吳家將發揮地理優勢和農產品資源優勢,以提質增效為核心,加大家庭農場、核心農民合作社、社會化服務組織、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和注冊的培育力度,依靠優化種植結構促增收,依靠發展農村電商促增收,依靠推進品牌營銷和綠色生產促增收,實施農業品牌戰略、提高農產品知名度和附加值,最大限度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

  2.5平方公里場鎮提質擴容    推動城鎮吸附力大提升

  “走遍天下路,好耍不過吳家鋪……”在川劇片段里,京劇大師蔣澤光豪情萬丈唱出吳家的繁榮昌盛。

  走進場鎮,大小清流河在城鎮邊緣靜靜流淌。圍繞全國獨有的“香海棠之源”,吳家鎮規劃了以經山為中軸線的文化公園、海棠林景觀區和長巖休閑景觀區,全力完善吳家海棠源公園廣場、道路、雕塑、水體等設施建設。

  4000平方米香海棠之源的綠地廣場、4座公園觀景亭等正在施工建設中,海棠林呈現明晰的線陣結構,萬株海棠錚錚傲立。

  占地800余畝的海棠源公園內,春天可以看海棠花、櫻花、桃花,夏天可以看荷花、睡蓮、紫薇,秋天可以看桂花、月季,冬天可以看臘梅、水仙等,休閑景觀步道沿長巖山頂蜿蜒,綠色的草和鮮艷的花隨風輕搖,泥土和花香沁人心脾,整座城鎮仿若置身花海。

  在吳家場鎮上,從今年3月開始保護性修護100米長的明清建筑群已見雛形。作為重慶市古街之一,為了提升場鎮文化底蘊,吳家深挖歷史文化和商業價值。從2015年開始,吳家啟動對千年興盛古街進行保護性修護工作。

  “通過工程修復,不僅使興盛古街得到傳承、保護和發展,還提升了其商業價值,同時也提升吳家鎮區域中心的影響力、輻射力,為吳家鎮商貿發展注入新活力。”曾德富預計,修復后的商業價值將達5000萬元以上。

  “優化的場鎮格局和完善的人居環境給周邊鄉鎮帶來更大的吸附力,他們樂意選擇在這里安居樂業。”在吳家,每年解決安岳努力、李家及東興石子等毗鄰8個鄉鎮就業5000余人,全國各地常年在吳家從事商貿人員304人。據統計,近5年來,在吳家鎮商品房購房戶中,一半為非吳家籍,這其中60%為四川籍人口。

  按照“十三五”規劃,未來5年,以“全國重點鎮”、“重慶市中心鎮”、“重慶市最具投資價值鎮”、“重慶市百強商貿鎮”為抓手,吳家城鎮面積從2.5平方公里擴大到3.5平方公里,城鎮總人口達到3萬人以上,同時加大對城鎮的提質擴容,全面完成吳家城鎮棚戶區改造,打造城鎮綜合體,有序推進吳家海棠新區建設,打造舒適宜居宜業之鄉。

  改“輸血”為“造血”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脫貧攻堅如何避免搞“花架子”,做“無用功”,真正把這一惠民利民的好事做實?吳家鎮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整合資源,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改善農村貧困群眾生產生活。

  在核定貧困戶信息上,為鞏固894戶建卡貧困戶脫貧,加強幫扶責任人對幫扶戶的聯系、充分發揮重慶鼎坤農業有限公司作用,以社為單位、戶為單元,實行訂單收購農產品,保證被幫扶戶有常年穩定的收入,防止因學、因病返貧。

  產業發展上,對代興村和玉峰村兩個脫貧村的貧困幫扶和對整村脫貧產業規劃,是吳家鎮在脫貧攻堅因村制宜的生動寫照,通過因地制宜發展現代種養殖業,同時成立脫貧村互助協會,解決了脫貧村脫貧戶融資難問題。截至目前,代興村發展黑山羊411頭、母豬180頭、蛋雞12000只等特色養殖業,玉峰村發展苗木2500畝、檸檬500畝,促進了當地貧困村民增收致富。

  “我們有針對性地精準扶貧,3年來不斷采取措施鞏固扶貧成果,效果很快就顯現出來了。”據吳家鎮分管扶貧工作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以項目促進整村脫貧外,吳家通過繼續實施教育幫扶、危房改造、務工就業、民政低保、社會救助、農村保險事業發展等八大舉措建立長效機制,同時全力抓好“雨露計劃”培訓招生工作,變“輸血”為“造血”,實現“就業一人、脫貧一戶、帶動一方”目標,從而增強脫貧戶自我發展能力。

  截至目前,吳家萬畝蔬菜基地成功創建“市級微企村”、“市級示范合作社”、“市級專家大院”,完成了占地5000平方米的蔬菜綜合交易市場建設,并成功與重慶雙福國際農貿城對接;發展2家業主打造休閑觀光農業,拓展栽植1000余畝卡娜臍橙和700余畝香水檸檬。在鞏固扶貧成果的過程中,排查32戶危房住戶、7家患大病的貧困戶,完善了幫扶方案,危房已在9月底改造完成,患大病的合醫保險進行長效幫扶。  走進榮昌區吳家鎮,萬株海棠香。地處渝西川東結合部特殊區位的吳家鎮,因其山水相依、物產豐沃、商貿市場繁榮、輕重工業發達正蓄勢而發,其超強的輻射帶動力,成為聚集和帶動周邊8個鄉鎮發展的有力引擎。特別是近年來,在產業富民、商貿強鎮的戰略下,吳家鎮正全力打造區域商貿中心鎮,逐漸建起了一座產城互動、宜業宜居的新型城鎮。

  百億閥門產業轉型升級    撬動工業經濟大發展

  “對資源豐富、集聚能力明顯、商貿條件優越的吳家來說,發展商貿經濟不僅有利于搞活當地經濟,而且對提升一個地區的品牌效應,打造一個地方的區域特色,做大一個地方的支柱產業極具影響力。”日前,吳家鎮黨委書記曾德富表示,發展區域商貿經濟是繁榮當地經濟、富裕百姓群眾的一個有效途徑。

  在吳家,最大的支柱產業就是閥門。作為西南地區最大的低壓閥門生產基地,吳家的閥門生產歷史已有40年之久,其低壓閥門產品遠銷東南亞,在全國同類市場的占有率高達66%。

  今年對于吳家閥門產業最大的好消息,莫過于群建閥門有限責任公司投入2000萬元對馬鋼球閥車間智能化升級改造后,其生產的閥門產品被列入中石化、中油化和重慶燃料集團有限公司采購目錄,年產值超億元。

  在吳家閥門產業園區,規模以上閥門及配套企業就達27家。在創新驅動戰略指導下,吳家著力調整結構,引導園區企業加強經營管理,推動技改創新,支持提檔升級,以渝西川東地區閥門產業集群專業化市場建設為定位,實現閥門產業鏈的高效整合,重點培育低壓閥門向中高端閥門發展,淘汰落后產能,整體提升產品檔次,以閥門為主導的特色工業發展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閥門產業基本形成。

  “閥門產業的轉型,帶動了吳家鎮的工業經濟增質增速發展。”吳家鎮鎮長唐傳中表示,為進一步增強產品競爭力,維持產業可持續發展,吳家鎮積極引導企業整合資源,實施抱團發展策略,鼓勵一家機械企業拓展業務,成功承接汽車變速箱零部件鑄造業務。同時先后投入資金5000余萬元,用于生產線技術設備改造、標準廠房建設,努力將“吳家閥門”打造成全國知名品牌,將閥門產業園培育成為百億級產業園。

  此外,還建立吳家閥門展示平臺和招商引資平臺,全力推進閥門特種許可準入的協調,幫助閥門企業拓展市場,還聘請閥門技術顧問,尋找閥門企業新的增長點。預計2016年,工業增加值達16億元,已經成為吳家鎮經濟的強大支柱。

  目前,園區內大部分企業已經完成技術改造,實現產業升級。預計2016年工業固定投入達28億元,是2012年8.78億元的3.19倍;工業總產值實現79.9億元,是2012年38億元的2.1倍。

  2600余家零售企業聚集    促進商貿流通大繁榮

  12月5日,恰逢吳家鎮趕場日,熙熙攘攘的大街上,無論是超市還是各類餐飲店,或者是各類小型批發市場早已開門迎客。

  “4年前我來吳家開超市,生意還不錯,經常能遇見從四川那邊過來的顧客。”據某超市負責人劉女士介紹,老家在四川的她,經朋友介紹吳家鎮的區位優勢,通過實地考察后便在吳家場鎮投資開了一家小型超市,逢趕場日超市內便人滿為患,幾年下來,效益很不錯,今年她又打算投資開第二家小型超市。

  數據顯示,在吳家場鎮核心區不到2平方公里的范圍內,聚集大小型超市、批發市場、零售、住宿、餐飲等商貿企業達2652家。2016年全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9.15億元,同比增長18%;商品銷售總額實現7.14億元,同比增長17.8%;銀行存款超18億元。

  一個普通鄉鎮為何擁有如此龐大的商業規模?

  “主要還是我們特殊的地理位置,為發展商貿帶來了便利。”曾德富介紹,從地圖上看,吳家地處重慶、四川兩地接壤處,距4個區縣城都在40公里左右,東鄰銅鼓鎮,南鄰觀勝鎮,西鄰清流鎮、盤龍鎮,北鄰四川省安岳縣努力鄉,東北接大足區鐵山鎮,西北與內江市東興區石子鎮接壤,周邊比鄰8個鄉鎮以上。

  近3年來,吳家鎮借助地理區位優勢,把發展商貿業作為一項重點工作,積極從基礎設施的完善、人居環境的改善、生態文明的強化等方面積極助推商貿發展。目前全鎮建成區總規模達到3平方公里,其中場鎮已建成規模達2.5平方公里;擁有2.2萬名常住人口,其中外籍人口3000余人;流動人口5000人左右。另外,從2013年至2015年,該鎮商業零售企業從1500余家增長至2650余家。

  “我們還積極引進商貿企業,助推當地經濟發展。”曾德富說,今年上半年就引進重慶榮昌區榮海醫院有限責任公司的榮海醫院、榮昌鴻俊工藝廠、榮昌吳家農產品交易配送中心、吳家綜合酒店、榮昌錦園農莊等6個商貿企業,合同資金達4.23億元,到位1.71億元。

  萬畝蔬菜基地產業鏈建成    實現農業產業化大發展

  12月隆冬時節,吳家的天氣較城區的溫度低2℃至3℃。驅車行駛在吳家鎮雙流村的鄉間公路上,道路兩旁連片大棚蔬菜地里卻是綠意盎然、生機勃勃,公路上不時可以見到一輛輛滿載蔬菜的貨車飛馳而過。這里就是吳家鎮著力打造的萬畝蔬菜基地。

  “蔬菜種植時間、施肥是關鍵。”在一個蔬菜大棚里,種植大戶正在為村民講解種植要領。為了保證食品安全,吳家鎮高度重視傳統農業的改造升級,推廣生物方法控制病蟲害,施用有機肥提高產量,科技帶來更高生產力,各類優質蔬菜競相上市,并很快獲得消費者認可和青睞。

  “無公害、健康產品是吳家農業發展的硬指標。”據吳家鎮分管農業的負責人介紹,在同類產品中,吳家蔬菜基地出產的蔬菜品相上乘,口味良好,在超市采購中基本以最高價格成交。

  多年來,15000畝蔬菜園區經過不斷擴容提質,實現現代農業蔬菜種植示范區建設,同時積極與重慶雙福國際農貿城對接,基本實現產、供、銷產業鏈,蔬菜年產量已達到6.3萬噸。

  依托雙流村萬畝蔬菜基地,吳家以科技為先導,優化農村產業結構,加大基礎設施投入,穩步推進農業標準化和產業化,打造知名農業品牌。特別是高峰村千畝程江果園出產晚熟優質臍橙,不施用化肥,全部采用榨油殘留的菜籽餅等作為養分,完全符合無公害標準,口味十分純正,深受消費者喜愛。

  目前已經形成S309省道內大路沿線,在玉峰、含珠橋、高峰村栽種的5000畝黃葛樹苗木初具規模;分布在雙流、代興村區域的水產養殖逐步形成特色培繁基地;高峰村2500余畝的晚熟臍橙、檸檬和十烈社區500余畝中藥材種植,帶動周邊村民走上特色種植的致富之路。

  未來5年,吳家將發揮地理優勢和農產品資源優勢,以提質增效為核心,加大家庭農場、核心農民合作社、社會化服務組織、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和注冊的培育力度,依靠優化種植結構促增收,依靠發展農村電商促增收,依靠推進品牌營銷和綠色生產促增收,實施農業品牌戰略、提高農產品知名度和附加值,最大限度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

  2.5平方公里場鎮提質擴容    推動城鎮吸附力大提升

  “走遍天下路,好耍不過吳家鋪……”在川劇片段里,京劇大師蔣澤光豪情萬丈唱出吳家的繁榮昌盛。

  走進場鎮,大小清流河在城鎮邊緣靜靜流淌。圍繞全國獨有的“香海棠之源”,吳家鎮規劃了以經山為中軸線的文化公園、海棠林景觀區和長巖休閑景觀區,全力完善吳家海棠源公園廣場、道路、雕塑、水體等設施建設。

  4000平方米香海棠之源的綠地廣場、4座公園觀景亭等正在施工建設中,海棠林呈現明晰的線陣結構,萬株海棠錚錚傲立。

  占地800余畝的海棠源公園內,春天可以看海棠花、櫻花、桃花,夏天可以看荷花、睡蓮、紫薇,秋天可以看桂花、月季,冬天可以看臘梅、水仙等,休閑景觀步道沿長巖山頂蜿蜒,綠色的草和鮮艷的花隨風輕搖,泥土和花香沁人心脾,整座城鎮仿若置身花海。

  在吳家場鎮上,從今年3月開始保護性修護100米長的明清建筑群已見雛形。作為重慶市古街之一,為了提升場鎮文化底蘊,吳家深挖歷史文化和商業價值。從2015年開始,吳家啟動對千年興盛古街進行保護性修護工作。

  “通過工程修復,不僅使興盛古街得到傳承、保護和發展,還提升了其商業價值,同時也提升吳家鎮區域中心的影響力、輻射力,為吳家鎮商貿發展注入新活力。”曾德富預計,修復后的商業價值將達5000萬元以上。

  “優化的場鎮格局和完善的人居環境給周邊鄉鎮帶來更大的吸附力,他們樂意選擇在這里安居樂業。”在吳家,每年解決安岳努力、李家及東興石子等毗鄰8個鄉鎮就業5000余人,全國各地常年在吳家從事商貿人員304人。據統計,近5年來,在吳家鎮商品房購房戶中,一半為非吳家籍,這其中60%為四川籍人口。

  按照“十三五”規劃,未來5年,以“全國重點鎮”、“重慶市中心鎮”、“重慶市最具投資價值鎮”、“重慶市百強商貿鎮”為抓手,吳家城鎮面積從2.5平方公里擴大到3.5平方公里,城鎮總人口達到3萬人以上,同時加大對城鎮的提質擴容,全面完成吳家城鎮棚戶區改造,打造城鎮綜合體,有序推進吳家海棠新區建設,打造舒適宜居宜業之鄉。

  改“輸血”為“造血”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脫貧攻堅如何避免搞“花架子”,做“無用功”,真正把這一惠民利民的好事做實?吳家鎮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整合資源,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改善農村貧困群眾生產生活。

  在核定貧困戶信息上,為鞏固894戶建卡貧困戶脫貧,加強幫扶責任人對幫扶戶的聯系、充分發揮重慶鼎坤農業有限公司作用,以社為單位、戶為單元,實行訂單收購農產品,保證被幫扶戶有常年穩定的收入,防止因學、因病返貧。

  產業發展上,對代興村和玉峰村兩個脫貧村的貧困幫扶和對整村脫貧產業規劃,是吳家鎮在脫貧攻堅因村制宜的生動寫照,通過因地制宜發展現代種養殖業,同時成立脫貧村互助協會,解決了脫貧村脫貧戶融資難問題。截至目前,代興村發展黑山羊411頭、母豬180頭、蛋雞12000只等特色養殖業,玉峰村發展苗木2500畝、檸檬500畝,促進了當地貧困村民增收致富。

  “我們有針對性地精準扶貧,3年來不斷采取措施鞏固扶貧成果,效果很快就顯現出來了。”據吳家鎮分管扶貧工作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以項目促進整村脫貧外,吳家通過繼續實施教育幫扶、危房改造、務工就業、民政低保、社會救助、農村保險事業發展等八大舉措建立長效機制,同時全力抓好“雨露計劃”培訓招生工作,變“輸血”為“造血”,實現“就業一人、脫貧一戶、帶動一方”目標,從而增強脫貧戶自我發展能力。

  截至目前,吳家萬畝蔬菜基地成功創建“市級微企村”、“市級示范合作社”、“市級專家大院”,完成了占地5000平方米的蔬菜綜合交易市場建設,并成功與重慶雙福國際農貿城對接;發展2家業主打造休閑觀光農業,拓展栽植1000余畝卡娜臍橙和700余畝香水檸檬。在鞏固扶貧成果的過程中,排查32戶危房住戶、7家患大病的貧困戶,完善了幫扶方案,危房已在9月底改造完成,患大病的合醫保險進行長效幫扶。  走進榮昌區吳家鎮,萬株海棠香。地處渝西川東結合部特殊區位的吳家鎮,因其山水相依、物產豐沃、商貿市場繁榮、輕重工業發達正蓄勢而發,其超強的輻射帶動力,成為聚集和帶動周邊8個鄉鎮發展的有力引擎。特別是近年來,在產業富民、商貿強鎮的戰略下,吳家鎮正全力打造區域商貿中心鎮,逐漸建起了一座產城互動、宜業宜居的新型城鎮。

  百億閥門產業轉型升級    撬動工業經濟大發展

  “對資源豐富、集聚能力明顯、商貿條件優越的吳家來說,發展商貿經濟不僅有利于搞活當地經濟,而且對提升一個地區的品牌效應,打造一個地方的區域特色,做大一個地方的支柱產業極具影響力。”日前,吳家鎮黨委書記曾德富表示,發展區域商貿經濟是繁榮當地經濟、富裕百姓群眾的一個有效途徑。

  在吳家,最大的支柱產業就是閥門。作為西南地區最大的低壓閥門生產基地,吳家的閥門生產歷史已有40年之久,其低壓閥門產品遠銷東南亞,在全國同類市場的占有率高達66%。

  今年對于吳家閥門產業最大的好消息,莫過于群建閥門有限責任公司投入2000萬元對馬鋼球閥車間智能化升級改造后,其生產的閥門產品被列入中石化、中油化和重慶燃料集團有限公司采購目錄,年產值超億元。

  在吳家閥門產業園區,規模以上閥門及配套企業就達27家。在創新驅動戰略指導下,吳家著力調整結構,引導園區企業加強經營管理,推動技改創新,支持提檔升級,以渝西川東地區閥門產業集群專業化市場建設為定位,實現閥門產業鏈的高效整合,重點培育低壓閥門向中高端閥門發展,淘汰落后產能,整體提升產品檔次,以閥門為主導的特色工業發展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閥門產業基本形成。

  “閥門產業的轉型,帶動了吳家鎮的工業經濟增質增速發展。”吳家鎮鎮長唐傳中表示,為進一步增強產品競爭力,維持產業可持續發展,吳家鎮積極引導企業整合資源,實施抱團發展策略,鼓勵一家機械企業拓展業務,成功承接汽車變速箱零部件鑄造業務。同時先后投入資金5000余萬元,用于生產線技術設備改造、標準廠房建設,努力將“吳家閥門”打造成全國知名品牌,將閥門產業園培育成為百億級產業園。

  此外,還建立吳家閥門展示平臺和招商引資平臺,全力推進閥門特種許可準入的協調,幫助閥門企業拓展市場,還聘請閥門技術顧問,尋找閥門企業新的增長點。預計2016年,工業增加值達16億元,已經成為吳家鎮經濟的強大支柱。

  目前,園區內大部分企業已經完成技術改造,實現產業升級。預計2016年工業固定投入達28億元,是2012年8.78億元的3.19倍;工業總產值實現79.9億元,是2012年38億元的2.1倍。

  2600余家零售企業聚集    促進商貿流通大繁榮

  12月5日,恰逢吳家鎮趕場日,熙熙攘攘的大街上,無論是超市還是各類餐飲店,或者是各類小型批發市場早已開門迎客。

  “4年前我來吳家開超市,生意還不錯,經常能遇見從四川那邊過來的顧客。”據某超市負責人劉女士介紹,老家在四川的她,經朋友介紹吳家鎮的區位優勢,通過實地考察后便在吳家場鎮投資開了一家小型超市,逢趕場日超市內便人滿為患,幾年下來,效益很不錯,今年她又打算投資開第二家小型超市。

  數據顯示,在吳家場鎮核心區不到2平方公里的范圍內,聚集大小型超市、批發市場、零售、住宿、餐飲等商貿企業達2652家。2016年全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9.15億元,同比增長18%;商品銷售總額實現7.14億元,同比增長17.8%;銀行存款超18億元。

  一個普通鄉鎮為何擁有如此龐大的商業規模?

  “主要還是我們特殊的地理位置,為發展商貿帶來了便利。”曾德富介紹,從地圖上看,吳家地處重慶、四川兩地接壤處,距4個區縣城都在40公里左右,東鄰銅鼓鎮,南鄰觀勝鎮,西鄰清流鎮、盤龍鎮,北鄰四川省安岳縣努力鄉,東北接大足區鐵山鎮,西北與內江市東興區石子鎮接壤,周邊比鄰8個鄉鎮以上。

  近3年來,吳家鎮借助地理區位優勢,把發展商貿業作為一項重點工作,積極從基礎設施的完善、人居環境的改善、生態文明的強化等方面積極助推商貿發展。目前全鎮建成區總規模達到3平方公里,其中場鎮已建成規模達2.5平方公里;擁有2.2萬名常住人口,其中外籍人口3000余人;流動人口5000人左右。另外,從2013年至2015年,該鎮商業零售企業從1500余家增長至2650余家。

  “我們還積極引進商貿企業,助推當地經濟發展。”曾德富說,今年上半年就引進重慶榮昌區榮海醫院有限責任公司的榮海醫院、榮昌鴻俊工藝廠、榮昌吳家農產品交易配送中心、吳家綜合酒店、榮昌錦園農莊等6個商貿企業,合同資金達4.23億元,到位1.71億元。

  萬畝蔬菜基地產業鏈建成    實現農業產業化大發展

  12月隆冬時節,吳家的天氣較城區的溫度低2℃至3℃。驅車行駛在吳家鎮雙流村的鄉間公路上,道路兩旁連片大棚蔬菜地里卻是綠意盎然、生機勃勃,公路上不時可以見到一輛輛滿載蔬菜的貨車飛馳而過。這里就是吳家鎮著力打造的萬畝蔬菜基地。

  “蔬菜種植時間、施肥是關鍵。”在一個蔬菜大棚里,種植大戶正在為村民講解種植要領。為了保證食品安全,吳家鎮高度重視傳統農業的改造升級,推廣生物方法控制病蟲害,施用有機肥提高產量,科技帶來更高生產力,各類優質蔬菜競相上市,并很快獲得消費者認可和青睞。

  “無公害、健康產品是吳家農業發展的硬指標。”據吳家鎮分管農業的負責人介紹,在同類產品中,吳家蔬菜基地出產的蔬菜品相上乘,口味良好,在超市采購中基本以最高價格成交。

  多年來,15000畝蔬菜園區經過不斷擴容提質,實現現代農業蔬菜種植示范區建設,同時積極與重慶雙福國際農貿城對接,基本實現產、供、銷產業鏈,蔬菜年產量已達到6.3萬噸。

  依托雙流村萬畝蔬菜基地,吳家以科技為先導,優化農村產業結構,加大基礎設施投入,穩步推進農業標準化和產業化,打造知名農業品牌。特別是高峰村千畝程江果園出產晚熟優質臍橙,不施用化肥,全部采用榨油殘留的菜籽餅等作為養分,完全符合無公害標準,口味十分純正,深受消費者喜愛。

  目前已經形成S309省道內大路沿線,在玉峰、含珠橋、高峰村栽種的5000畝黃葛樹苗木初具規模;分布在雙流、代興村區域的水產養殖逐步形成特色培繁基地;高峰村2500余畝的晚熟臍橙、檸檬和十烈社區500余畝中藥材種植,帶動周邊村民走上特色種植的致富之路。

  未來5年,吳家將發揮地理優勢和農產品資源優勢,以提質增效為核心,加大家庭農場、核心農民合作社、社會化服務組織、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和注冊的培育力度,依靠優化種植結構促增收,依靠發展農村電商促增收,依靠推進品牌營銷和綠色生產促增收,實施農業品牌戰略、提高農產品知名度和附加值,最大限度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

  2.5平方公里場鎮提質擴容    推動城鎮吸附力大提升

  “走遍天下路,好耍不過吳家鋪……”在川劇片段里,京劇大師蔣澤光豪情萬丈唱出吳家的繁榮昌盛。

  走進場鎮,大小清流河在城鎮邊緣靜靜流淌。圍繞全國獨有的“香海棠之源”,吳家鎮規劃了以經山為中軸線的文化公園、海棠林景觀區和長巖休閑景觀區,全力完善吳家海棠源公園廣場、道路、雕塑、水體等設施建設。

  4000平方米香海棠之源的綠地廣場、4座公園觀景亭等正在施工建設中,海棠林呈現明晰的線陣結構,萬株海棠錚錚傲立。

  占地800余畝的海棠源公園內,春天可以看海棠花、櫻花、桃花,夏天可以看荷花、睡蓮、紫薇,秋天可以看桂花、月季,冬天可以看臘梅、水仙等,休閑景觀步道沿長巖山頂蜿蜒,綠色的草和鮮艷的花隨風輕搖,泥土和花香沁人心脾,整座城鎮仿若置身花海。

  在吳家場鎮上,從今年3月開始保護性修護100米長的明清建筑群已見雛形。作為重慶市古街之一,為了提升場鎮文化底蘊,吳家深挖歷史文化和商業價值。從2015年開始,吳家啟動對千年興盛古街進行保護性修護工作。

  “通過工程修復,不僅使興盛古街得到傳承、保護和發展,還提升了其商業價值,同時也提升吳家鎮區域中心的影響力、輻射力,為吳家鎮商貿發展注入新活力。”曾德富預計,修復后的商業價值將達5000萬元以上。

  “優化的場鎮格局和完善的人居環境給周邊鄉鎮帶來更大的吸附力,他們樂意選擇在這里安居樂業。”在吳家,每年解決安岳努力、李家及東興石子等毗鄰8個鄉鎮就業5000余人,全國各地常年在吳家從事商貿人員304人。據統計,近5年來,在吳家鎮商品房購房戶中,一半為非吳家籍,這其中60%為四川籍人口。

  按照“十三五”規劃,未來5年,以“全國重點鎮”、“重慶市中心鎮”、“重慶市最具投資價值鎮”、“重慶市百強商貿鎮”為抓手,吳家城鎮面積從2.5平方公里擴大到3.5平方公里,城鎮總人口達到3萬人以上,同時加大對城鎮的提質擴容,全面完成吳家城鎮棚戶區改造,打造城鎮綜合體,有序推進吳家海棠新區建設,打造舒適宜居宜業之鄉。

  改“輸血”為“造血”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脫貧攻堅如何避免搞“花架子”,做“無用功”,真正把這一惠民利民的好事做實?吳家鎮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整合資源,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改善農村貧困群眾生產生活。

  在核定貧困戶信息上,為鞏固894戶建卡貧困戶脫貧,加強幫扶責任人對幫扶戶的聯系、充分發揮重慶鼎坤農業有限公司作用,以社為單位、戶為單元,實行訂單收購農產品,保證被幫扶戶有常年穩定的收入,防止因學、因病返貧。

  產業發展上,對代興村和玉峰村兩個脫貧村的貧困幫扶和對整村脫貧產業規劃,是吳家鎮在脫貧攻堅因村制宜的生動寫照,通過因地制宜發展現代種養殖業,同時成立脫貧村互助協會,解決了脫貧村脫貧戶融資難問題。截至目前,代興村發展黑山羊411頭、母豬180頭、蛋雞12000只等特色養殖業,玉峰村發展苗木2500畝、檸檬500畝,促進了當地貧困村民增收致富。

  “我們有針對性地精準扶貧,3年來不斷采取措施鞏固扶貧成果,效果很快就顯現出來了。”據吳家鎮分管扶貧工作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以項目促進整村脫貧外,吳家通過繼續實施教育幫扶、危房改造、務工就業、民政低保、社會救助、農村保險事業發展等八大舉措建立長效機制,同時全力抓好“雨露計劃”培訓招生工作,變“輸血”為“造血”,實現“就業一人、脫貧一戶、帶動一方”目標,從而增強脫貧戶自我發展能力。

  截至目前,吳家萬畝蔬菜基地成功創建“市級微企村”、“市級示范合作社”、“市級專家大院”,完成了占地5000平方米的蔬菜綜合交易市場建設,并成功與重慶雙福國際農貿城對接;發展2家業主打造休閑觀光農業,拓展栽植1000余畝卡娜臍橙和700余畝香水檸檬。在鞏固扶貧成果的過程中,排查32戶危房住戶、7家患大病的貧困戶,完善了幫扶方案,危房已在9月底改造完成,患大病的合醫保險進行長效幫扶。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