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解析污水處理廠—浙江嵊新首創污水處理廠,包含污水處理設備分析與提標改造,詳見下文。
01 工藝流程
02 提標標準
浙江嵊新首創污水處理廠主要處理嵊州、新昌兩地工業廢水及生活污水,日處理能力達15萬噸,原出水標準為一級B標,首創股份負責運營。經多輪工藝比選,該廠決定采用我公司自主核心技術——助濾劑+再生粉末活性炭深度處理工業廢水技術,以BOT模式承接,投資1.68億多元。該項目是浙江省“五水共治”曹娥江嵊州段河長負責制的重點工程,對完成嵊新兩地污水達標排放、改善曹娥江中段水質,踐行“新環境保護法”,實現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建設性作用。
工藝構成:吸附過濾系統、廢渣脫水系統、加藥系統、反沖洗系統、再生系統。
03 核心技術
助濾技術
在現有污水處理廠出水中投加一定劑量的助濾劑(石灰、粉煤灰、硅藻土的組合),控制pH值約11,會產生明顯絮體,達到脫色、去除COD的效果。絮體經過全自動大通量板框過濾分離,濾餅回收烘干做建材。濾液經中和后進行再生粉末活性炭過濾吸附。
粉末活性炭深度處理技術
采用再生粉末活性炭投加到一級過濾出水中,通過PA或濾布濾器形成粉末活性炭3~5mm濾層吸附水中有機污染物,從而進一步降低色度、COD、濁度等水質指標。
粉末活性炭再生技術
過濾后吸附飽和的活性炭層經過壓干、烘干后,再經再生爐炭化、活化,恢復粉末活性炭各項性能指標,再生后的粉末活性炭性能可滿足凈化污水用炭的質量標準。
活性炭再生系統采用“生物+熱再生”相結合的工藝
過濾后吸附飽和的活性炭層與復合微生物充分混合發酵后,利用微生物降解活性炭內部孔道內大的顆粒有機物,利用微生物的吸附和降解作用將活性炭表面吸附的有機分子吸收降解,有利于降低后續再生負荷。經生物再生后,活性炭吸附的污染物可以釋放 20%左右。
圖:再生粉末活性炭生產設備
生物活化后的活性炭需經熱再生工藝進行再生,經 500~800℃高溫熱處理,可將粉末活性炭中吸附的有機物解吸分解掉,恢復粉末活性炭各項性能指標,再生后的粉末活性炭性能可滿足凈化污水用炭的質量標準。避免活性炭處置不當帶來的二次污染。
吸附飽和的活性炭采用高溫熱再生工藝進行再生,工藝及爐型適合就地再經再生爐炭化、活化,恢復粉末活性炭各項性能指標,再生后的粉末活性炭性能可滿足凈化污水用炭的質量標準達到《木質凈水用活性炭》(GB/T 13804.2-1999)一級品中單項要求。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