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是全球交易量第二大的大宗商品,交易量僅次于原油。從今年年初至今,鐵礦石的價格已經翻番,從每噸不足40美元,到11月底突破了每噸80美元的大關。國外四大礦山賺著超過成本1倍以上的利潤和自由現金流,但國內鋼廠利潤卻徘徊在虧損邊緣。
中國政府在推行供給側改革和努力搞基建托底,果實卻被四大礦山奪取。這不但是中國在產業價值鏈上失敗,在目前國家嚴防外儲流失的背景下,“高價”進口的鐵礦石也是一個重大的美元流失項。
一、鐵礦石供需基本面的變化
然而,鐵礦石的供需基本面并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市場供大于求的格局依舊。供給方面,四大礦山仍正常生產、正常出貨。
1月~10月份,我國累計進口鐵礦石8.4億噸,同比增長8.9%,全年進口量有望突破10億噸,再創歷史新高。
2006-2016年中國進口鐵礦石港口庫存
今年下半年以來,我國鐵礦石港口庫存始終處于億噸以上的高位,鐵礦石壓港仍然十分嚴重。
截至11月中旬,全國41個主要港口的鐵礦石庫存超過了1億噸,鐵礦石的供應水平達到近8個月的峰值。第四季度是鋼材市場傳統消費淡季,也是四大礦山出貨量最大的時候,港口的庫存量預計會進一步攀升。
前10個月,進口鐵礦石增長8.9%,但生鐵產量同比下降1.0%,供需關系不僅沒有緩和,供大于求的矛盾仍在進一步加劇。
不僅如此,目前四大礦山離年度發運量的目標仍有較大差距,部分鋼鐵企業反映,四大礦山在催促鋼鐵企業提貨。由此可見,鐵礦石市場已經呈現出一定的買方屬性。因此,礦價大幅上漲的現象與市場真實供求格局相背離,缺乏供需關系的支撐。
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推動了礦價快速大幅上漲?
二、礦價大漲的原因
1、“雙焦”價格的快速上漲
“雙焦”出現暫時性供應短缺,價格快速上漲,從而拉動高品位礦的需求增長。
縱 觀焦煤、焦炭價格走勢,焦煤、焦炭價格前4月保持平穩,4月中旬隨著鋼材市場回暖,焦煤、焦炭價格開始有所上升,漲幅大約達到22%時,又開始下降!但8 月份焦煤、焦炭價格重新上升,而且一路飆升!11月末,焦煤、焦炭價格仍繼續上漲,焦煤價格是年初的2.3倍,焦炭價格是年初的3.5倍!
“雙焦”價格飆漲,鋼廠偏好通過提高入爐礦的品位來降低焦炭的使用量,這引發了中高品位礦出現結構性短缺和價格上漲,從而進一步帶動了整個礦價的上漲。
近期,隨著市場的自發調節,“雙焦”供應緊張的狀況已經開始緩解,其價格漲勢放緩,對礦價的影響將減弱。
2、鋼鐵企業的容忍
鋼價上漲使鋼鐵企業“容忍”鐵礦石價格的上漲。
長期以來,相比鋼材價格,鐵礦石價格一直是先漲后跌、漲多跌少,本次也不例外。在經歷了4年的價格下跌后,今年鋼價回升是價格的合理回歸,但其漲幅明顯難以抵消同期礦價的漲幅,鋼廠的利潤空間受到擠壓。
然而,從企業的實際情況看,出于對后期鋼價下跌的擔憂,鋼廠仍然傾向于通過增產來保證眼前的盈利,從而導致采購活動的相對活躍和對礦價上漲一定程度的容忍。
3、期貨和政治因素
期貨、政治因素等加劇了現貨市場的波動。
整體來看,我國鐵礦石期貨和現貨價格走勢保持高度一致,期貨對現貨價格有重要的參考作用。期貨大漲大跌,無疑會加劇現貨市場的價格波動。
此外,美國總統大選特朗普勝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市場對鐵礦石需求和人民幣貶值的預期,對鐵礦石期貨有一定的助漲作用。
但是礦價大漲的受益者到底是誰呢?是中國礦山企業嗎?
三、礦價大漲的受益者
首先看一下中國鋼鐵業,號稱是翻身的一年,結果是今年1月份至9月份,中鋼協會員鋼企營收總額達到人民幣1.99萬億元,同比扭虧,利潤人民幣252億元,折合37億美金。
2016年的鐵礦石最新成本曲線
那我們來看一下四大礦山中最小的FMG能賺多少錢,即使是按照前三季度鐵礦石60美金算,那么它的每噸利潤也有26美金,按照前9個月1.2億噸產量算,它的利潤就有31億美金了。
也就是說,四大礦山中最小的一家,利潤也頂大半個中國鋼鐵業了,更不要說現在鐵礦石已經80美金,而中國鋼鐵企業利潤還在進一步收縮了。如果拿鐵礦石老大力拓的3.3億噸年產量計算,前9個月光它的鐵礦石部門就賺了將近80億美金。
無論是礦山對于長協溢價的要求還是衍生品市場和指數的任性異動,都告訴我們鐵礦石市場仍然受到各方因素的巨大影響。鋼鐵企業不應因短短18個月的單邊下行,就認為鐵礦石已經進入買方市場,從而放松了對謀求鐵礦石價格話語權的努力。維護市場健康穩定運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來源:礦業匯)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