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申報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部門推薦類)“臨近空間高速目標等離子體電磁科學實驗研究裝置”獲得批準,實現(xiàn)了該校國家重大科研儀器項目零的突破。該項目是2016年基金委批準的4個項目之一,也是信息學部2016年唯一被批準的項目,獲直接資助經費6712.34萬元,項目負責人為空間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包為民院士。
西電實現(xiàn)國家重大科研儀器項目零突破 據介紹,該項目聯(lián)合了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工程大學、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北京遙測技術研究所等單位共同申報,在通過基金委組織的兩輪會議評審脫穎而出后又順利通過9月份專家現(xiàn)場考察,最終獲得立項。據了解,自2011年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部門推薦類)立項以來,全國共有40余個項目獲批,其中信息學部項目共批準了7項。 針對高速目標在臨近空間飛行產生的具有強碰撞、非均勻和高動態(tài)特征的等離子體電磁科學研究需求,該項目旨在研制滿足等離子鞘套電磁特征的等離子體產生、診斷、控制和電磁測量一體化科學實驗裝置,有望突破寬參數范圍等離子產生、強非均勻等離子體高動態(tài)調控、時空高分辨率等離子體診斷、高精度電磁測量等核心理論與關鍵技術,形成涵蓋高速目標等離子體電磁特征研究能力的科學實驗平臺,填補高速目標等離子體下電磁科學實驗研究裝置的空白,在綜合實驗能力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據介紹,該項目將開拓等離子體物理學、空氣動力學、電磁學、控制與信息傳輸理論多學科交叉研究能力,以期揭示高速目標等離子體與電磁波相互作用新機理,發(fā)展電磁調控等離子體特性新途徑,突破高速目標等離子體信息傳輸及目標探測的理論瓶頸。這一項目對解決“黑障”難題、實現(xiàn)臨近空間高速飛行器全程測控與可靠探測、拓展等離子體電磁物理學前沿研究、促進臨近空間開發(fā)、提升空間探索能力具有重要理論意義。 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面向科學前沿和國家需求,以科學目標為導向,加強頂層設計、明確重點發(fā)展方向,鼓勵和培育具有原創(chuàng)性思想的探索性科研儀器研制,著力支持原創(chuàng)性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制,為科學研究提供更新穎的手段和工具,以全面提升我國的原始創(chuàng)新能力。資助目標為通過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或集成創(chuàng)新,用于發(fā)現(xiàn)新現(xiàn)象、揭示新規(guī)律、驗證新原理、獲取新數據的科研儀器設備的研制。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臨近空間高速目標等離子體電磁科學實驗研究裝置”獲得資助,對該校一流學科、一流專業(yè)和一流隊伍建設將起到重要推動作用,該校將為項目順利實施提供全方位保障和支持。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