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材料應用及加工技術研討會在江蘇靖江舉行,專家認為——
高端國產裝備期待材料技術突破
圖為會議現場
圖為會議現場
12月9日-10日,“先進材料應用及加工技術研討會”在江蘇靖江市隆重舉行,來自政府部門、行業協會、設計規劃單位、工程公司、鋼廠、加工制造企業的領導和專家共400多家單位、600多名代表參會。業內人士認為,“十三五”期間和未來時期,高性能金屬材料及特殊合金材料生產技術、先進高溫合金材料及其民用制品生產技術、高效換熱器產業發展將迎來黃金時代。
大明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周克明在主旨報告中說,作為最重要的基礎材料,鋼鐵對上游行業的拉動和對下游行業的健康發展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去產能”、“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大背景下,鋼鐵全產業鏈企業也面臨著不少發展的難題。從先進材料的應用和加工技術的進步方面進行分析、解讀,也許會有助于我們看清問題本質,找到切實的解決方法。
圖為代表參觀大明國際車間
大明國際專注于在不銹鋼和碳鋼領域提供專業的加工、銷售和技術服務,擁有全球一流的鋼鐵加工設備和9大連續加工平臺。2015年,大明國際集團不銹鋼銷售量139萬噸,碳鋼銷售量71萬噸,銷售額超過180億元,連續11年躋身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榜單。
目前,大明國際的業務定位與連接上游鋼廠和下游制造業的橋梁紐帶,經過近30年的快速發展,目前已經在國內建成比較完整的服務網絡,已經設立無錫、靖江、杭州、武漢、太原、天津、淄博、泰安八大鋼鐵加工中心以及大明重工、大明精密鈑金兩個深加制造配套工廠。其中位于靖江工業園區的大明基地,由大明重工、大明科技和大明港務三大板塊構成,開業一年的大明重工和大明科技發展迅速,取得矚目的成績。
圖為代表參觀大明國際車間
會上,太鋼集團技術中心主任李建民在報告中說,在近年來淘汰落后鋼鐵產能的基礎上,國家確定從2016年開始,用5年時間再壓減粗鋼產能1億—1.5億噸,行業兼并重組取得實質性進展,產業結構得到優化,資源利用效率明顯提高,產能利用率趨于合理,產品質量和高端產品供給能力顯著提升,企業經濟效益好轉,市場預期明顯向好。
“十三五”期間,高性能金屬材料及特殊合金材料生產技術、進高溫合金材料及其民用制品生產技術:超細晶粒的高強度、高韌性、強耐蝕鋼鐵材料生產技術:為提高冶金行業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實現節能、環保,促進鋼鐵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配套相關材料、部件制造技術:高強度、高韌性、高導性、耐腐蝕、高抗磨、耐高(低)溫等特殊鋼材料、高溫合金材料、工模具材料制造技術等,將會有在原發展與突破。
中國化工節能技術協會理事長方曉驊在題為《石化行業綠色發展與先進材料制造業的機遇》的報告中說,先進材料及技術的進步,及國家加大節能、環保治理力度,為制造業帶來新的機遇,未來是高效換熱器產業發展的黃金時代。
方曉驊說,據《2013-2017年中國換熱器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換熱器產業市場規模在500億元左右,主要集中于石油、化工、冶金、電力、船舶、集中供暖、制冷空調、機械、食品、制藥等領域。其中,石油化工領域仍然是換熱器產業最大的市場,其市場規模為150億元;電力冶金領域換熱器市場規模在80億元左右;船舶工業換熱器市場規模在40億元以上;機械工業換熱器市場規模約為40億元;集中供暖行業換熱器市場規模超過30億元,食品工業也有近30億元的市場。另外,航天飛行器、半導體器件、核電常規島核島、風力發電機組、太陽能光伏發電多晶硅生產等領域都需要大量的專業換熱器,這些市場約有130億元的規模。
方曉驊說,我國換熱器行業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將保持穩定增長,在2011年至2020年期間,換熱器產業將保持年均10-15%左右的速度增長,到2020年我國換熱器行業規模有望達到1500億元。
本次研討會由大明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壓力容器分會、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寶鋼不銹鋼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由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和國際鎳協會協辦。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