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進入尾聲,回顧各個資本市場的年內表現,商品期貨無疑是特別的一個,一方面,多個品種累計漲幅超過1倍,另一方面,近期市場的劇烈波動也讓很多投資者瞬間血本無歸。
杭州尚澤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辦人丁洪波(左二);善境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吳洪濤(左三);北京奧瀚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文軍(右二)。
12月11日,由交易之家主辦的中國首屆職業交易員大會上,多位期貨業大佬都發出了類似的感慨。
善境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吳洪濤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最高峰時期,即使是10倍的超額收益水平,在業內也不算最高。
2016年的商品期貨市場,以黑色系商品最為耀眼。“絕代雙焦”——焦煤、焦炭從1月至11月期間幾乎都是單邊上漲行情。
焦煤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從565元/噸,到11月14日達到年內最高峰1676元/噸,此時的漲幅達到197%。隨后經過一系列調整,至12月9日夜盤收報1273元/噸,回落后的漲幅依然達到125%。
焦炭的走勢類似,從年初的643元/噸,年內最高價報2276.5元/噸,同樣是在11月14日到達高峰,對應最高漲幅是254%。12月9日夜盤收報1754.5元/噸,對應年內漲幅173%。
但在業內看來,其實黑色系商品貢獻的收益普遍不足一半。
“雙11”行情史上罕見
吳洪濤對澎湃新聞記者說:“10月份的那波行情其實很少有人抓住。對我們來說,大行情未必是好事情,因為期貨和股票不一樣,上漲不代表一定賺錢,期貨可以做多,也可以做空。在大行情里,一兩根陰線就可以把人玩死。”
11月11日夜盤,多個品種開盤隨即沖擊漲停板,但開盤40分鐘之后風云驟變,短短幾分鐘內掉頭跌停,這樣的極端行情可以算得上是期貨業界2016年內最驚心動魄的一天。
吳洪濤回憶當晚的情況,說:“那天晚上幾乎沒睡。到11點多,有朋友給我打電話說,5000萬的資金今年做到40%的收益,結果一夜之間全都沒了。”
他還透露,在經歷了“雙11”的大血洗之后,在一次聚餐中,在場的六七位從事期貨投資的私募人士,有兩個的旗下產品瀕臨清盤。
北京奧瀚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文軍也表示贊同。他在采訪中指出,雖然過去的期貨市場中也有過多次連續跌停的行情,但這次的情況完全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主要原因是行情逆轉的速度超乎尋常,且不只一個品種,覆蓋面極廣。
1996年起從事個人期貨投資的張文軍,5年內資金量從10萬翻至1000萬。
他對澎湃新聞記者說:“黑色系上,賺大錢的有多少我們不知道,但確實是有虧大錢的。”
據吳洪濤和張文軍總結,11月11日的行情突變,一方面是因為此前交易所已經連續頒布8道“金牌”限制令,政策高壓下,讓投資者面對高價位時開始緊張。另一方面,當晚夜盤,參與的交易者較日盤要少,“在下面接的單子也少”,而獲利盤因為規模較大,出清時很容易觸發程序化交易,加速了行情了逆轉。
2017年商品牛或能持續
對于2017年的行情,張文軍透露,自己看好黑色系的螺紋鋼和熱軋卷板。
他說:“今年的供給側改革主要在煤炭行業,所以我們看到今年是焦煤、焦炭在大漲,明年我覺得供給側改革會到鋼材,那么未來黑色系的主力會輪動到螺紋鋼和熱軋卷板。其他的支撐因素包括基建熱度持續,以及房地產市場仍然保持漲價的趨勢。”
此外,張文軍還看好有色金屬中的鎳,因為鎳在2016年的漲幅是有色板塊中最小的,存在補漲機會。
杭州尚澤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辦人丁洪波同樣非常樂觀,他對澎湃新聞記者說:“接下來螺紋鋼會是主角,商品牛市肯定還會持續,牛市來了就要敢想,要大膽假設。”
至于農產品和化工領域,人稱“豆粕王”的吳洪濤對澎湃新聞記者透露,他目前的商品期貨持倉是四類品種,分別是粕類、油脂、橡膠和PTA。
他尤其看好2017年的橡膠前景。“海南的橡膠補種意愿不強,未來肯定會出現供給不足的情況,所以我長期絕對看好。”
不過,吳洪濤指出,2017年并不會持續走強,而是可能面臨調整。“我覺得今年行情火爆,明年上半年修整一下,至于修整到什么程度,還要看之后的走勢。今年的火爆之后,所有行情脫離的所謂基本面,已經重新定位,這個定位是否合理,要市場驗證,明年大家最好休養生息。投資需要等待機會,但是并不是沒有任何的機會。”
(來源:互聯網)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