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騰飛、汽車工業迅猛發展,近年來我國每年產生的廢舊輪胎以8%~10%的速度急劇增加,成了一種新污染。一項統計數字顯示,到2020年,我國廢舊輪胎產量將達2000萬噸。日益加劇的“黑色污染”使我國本已脆弱的生態環境雪上加霜,因此治理廢舊輪胎造成的“黑色污染”刻不容緩。但是,面對數量如此龐大的廢舊輪胎,又該如何實現變廢為寶呢?
2012年7月31日,工信部公布了《廢輪胎綜合利用行業準入條件》。該《行業準入條件》對生產企業的設立和布局、生產經營規模、資源回收利用及能耗、工藝與裝備、環境保護、防火安全、產品質量和職業教育、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都作了詳細說明。這時一個新興行業悄然興起,那就是———廢舊輪胎回收、廢輪胎綜合利用、再生資源開發。隨著時間的流逝,廢舊輪胎行業也逐漸發展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處理體系。廢舊輪胎既是“黑色污染”同時也是“城市礦藏”,怎樣無害化處理和利用,變廢為寶蘊藏著無限的商機。
在福建明溪縣有一家這樣的企業,是廢舊輪胎的克星,敢對“黑色污染”說不,讓廢舊輪胎不再污染環境,充分展示其經濟價值。它就是寶福再生資源開發中心。近日,中國工業報記者采訪了該企業總經理羅正根。
羅正根介紹,2009年6月,明溪縣寶福再生資源開發中心成立,2011年取得了明溪縣環境保護局的環評批復。開發中心是一家符合國家重點發展的循環經濟產業政策和“十二五”規劃重點發展項目的企業,屬于科技型、再生資源利用型、環保節能和循環經濟型的新興產業。主要是利用廢舊橡膠制品經過一系列的處理,變廢為寶,生產半補強炭黑、燃料油、費鋼絲等。其中炭黑產品可用于汽車、摩托車胎體緩沖膠、簾布膠、鋼絲包布膠、載重輪胎側膠以及內胎、輸送帶內層、電纜包膠、膠管、膠鞋等各種橡膠制品。
中心在生產經營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13年5月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受理了“一種再生裂解炭黑固相接枝改性方法”的專利申請;與三明學院合作完成了福建省科技廳重點項目“再生裂解炭黑的高性能化改性及應用技術”并通過了由福建三明市科技局主持的專家評審組評審。目前企業已將成果進行工業化應用,成功地利用廢輪胎、舊橡膠裂解工業炭黑。企業研發了N330G、N550G、N660G、N774G等多個炭黑系列產品,投放市場后贏得良好的口碑,2015年中心還和杭州中策橡膠有限公司等橡膠制品企業簽訂了“貨物購銷合同”。
幾年來,中心在項目引進、技術攻關、質量體系認證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先后與福州大學福建省固定床潔凈煤氣化工程中心、三明學院化學與生物工程系建立了長期的合作,形成了一個技術攻關團隊。2012年10月通過了建設項目竣工環境管理體系雙認證。目前,中心產品產量已達到一定規模,年生產可達到橡膠油600噸、炭黑800噸,按設計要求達產后可年生產橡膠油8000噸、炭黑10000噸。
(來源:互聯網)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