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特別指出,針對發現的江蘇新沂小鋼廠 生產銷售地條鋼等頂風違法違規、嚴重干擾正常生產經營秩序問題,國務院決定派出調查組,予以嚴肅查處,對相關責任人嚴厲追責問責,并公開通報調查處理結 果。連日來,江蘇、河北等地陸續開展地條鋼排查,堅決淘汰落后產能。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遲京東表示,要堅定不移地將使用工頻、中頻感應電爐煉鋼等落后產能、生產低質量鋼鐵產品的產能退出市場。此外,對于中頻爐煉鋼等落后產能退出是否會引起鋼鐵供給資源緊張等問題,《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也對業內專家進行了采訪。
各方下重拳
堅決淘汰中頻爐產能不動搖
11月24日~27日,國務院調查組到江蘇省調查,發現當地仍存在生產地條鋼的現象。11月28日起,江蘇省政府緊急部署地條鋼生產企業整治和鋼鐵違法違規產能清理工作。受此影響,當地中頻爐企業陸續停產。
12月6日,河北省鋼鐵產業結構調整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排查非法生產地條鋼的緊急通知》,唐山市通知清理中頻爐。
此外,12月6日下午,江蘇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省委書記李強主持會議,落實國務院調查組反饋意見,聽取化解鋼鐵煤炭過剩產能及打擊地條鋼工作情況匯報,研究部署進一步做好化解過剩產能、打擊非法產能和淘汰落后產能工作。
對于國家和地方重拳打擊地條鋼,遲京東明確表示,要堅決將使用工頻和中頻感應爐生產的落后、低水平的產能退出市場,這個決心不能變、不能動搖。
其實,《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修正)》淘汰類中,就已經明確提出:淘汰“用于地條鋼、普碳鋼、不銹鋼冶煉的工頻和中頻感應爐”。此外,《國務院關于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國發【2016】6號)提出:“對生產地條鋼的企業,要立即關停,拆除設備,并依法處罰。”
由這些政策可以看出,對于生產地條鋼的工頻爐和中頻爐,國家的政策文件早已清晰的表明:必須要淘汰、拆除。
那么,雖然國家早已明確將“用于地條鋼、普碳鋼、不銹鋼冶煉的工頻和中頻感應爐”列入淘汰名單,但為何中頻爐生產地條鋼的“頑疾”卻一直得不到根治?
業內專家表示,形成這一態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有企業認為中頻爐熔煉廢鋼具有一定的優勢,如果廢鋼質量高,產品質量會有一定的保證。二是投資低,錯峰用電生產,中頻爐煉鋼生產企業集中區也是廢鋼高產區,企業利潤相當可觀。三是中頻爐煉鋼企業集中的地區,地方財政對其的依賴較大。四是由于各個因素政策下達落實不到底、不到位,甚至絕大部分不在正常統計范圍。
“但歸根結底是‘利益’兩個字。”該專家表示,因此,各方更要下定大的決心,突破阻力,堅決淘汰中頻爐煉鋼等這些落后、低端的產能。
中頻爐煉鋼等落后產能退出會使資源緊張?
無稽之談!
近期,有人對加大力度淘汰中頻爐煉鋼落后產能的政策提出質疑,認為中頻爐煉鋼等產能的退出,會致使我國建筑鋼材資源緊張,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
對于以上觀點,業內專家明確表示:從目前來看,這樣的觀點是完全站不住腳的,是沒有理性分析的結果,純屬無稽之談、杞人憂天。
首先,數據顯示,1月~10月份,我國的粗鋼產量為6.73億噸,同比僅增長了0.7%,而這僅僅是在2015年粗鋼產量下降2.23%的基礎上的微小增長。也就是說,2016年粗鋼的總產量水平不及2014年。2014年我國就已經有足夠的粗鋼能力,鋼材資源是充足的。
其次,1月~10月份,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優勢企業的粗鋼產量為5.23億噸,同比下降 0.22%,為負增長;與此相關,2015年同期,優勢企業的粗鋼產量同比下降1.75%。這意味著,優勢企業的優質產能兩年內都在下降,其優勢產能并沒 有完全發揮出來,擁有強大的資源供應能力。
再次,中頻爐煉鋼絕大部分是以生產劣質、低質量螺紋鋼、 線材及不合格的不銹鋼產品為主。從螺紋鋼品種來看,今年1月~10月份,我國螺紋鋼產量為1.67億噸(中頻爐煉鋼產量沒有納入統計),是在2015年同 比下降4.04%的基礎上,又下降了0.72%。與此同時,占全國螺紋鋼產量65%~70%的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員企業1月~10月份的螺紋鋼產量在 2015年同比下降7.45%的基礎上,又下降了4.7%,兩年間下降了10%以上。
“優勢企業的高質量螺紋鋼產量兩年下降了2000萬噸左右。這說明,優勢鋼鐵企業的生產仍不飽 滿,沒有恢復到2014年的狀態,至少有2000萬噸的能力是閑置。即使淘汰所有的中頻爐生產的螺紋鋼產量,也不見得能補上優勢企業下降的產量,更不用說 優勢企業現有裝備還有較大增產的潛力。”專家表示。
落后的中頻爐煉鋼產能、生產低質量產品產能依然存在,優、劣鋼材供應總體上是過剩的,而其中優質產能沒有發揮出來,并不能對價格形成支撐力,將導致螺紋鋼價格難以大幅度上漲。
業內專家表示,以上數據說明兩個問題:一是中頻爐煉鋼等落后產能生產的地條鋼的退出不會導致資源短缺;二是目前市場的供求關系并非供不應求,而是供大于求。
此外,螺紋鋼是鋼鐵行業的傳統產品和出口產品,其消費有一定的特征。目前,螺紋鋼的消費和產量已經達到了峰值平臺區,產量今后將不會大幅增長。一是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開發等對螺紋鋼的消費拉動明顯減弱;二是鋼結構推廣應用今后會穩步增長,將逐步沖抵螺紋鋼的用量。
“因此,從長遠來看,螺紋鋼的需求也不會再有大增長。主流優勢企業的螺紋鋼產量為何下降約2000萬噸?是因為市場需求萎縮了。”
一方面,優勢鋼鐵企業擁有大量生產優質螺紋鋼的能力和潛力;另一方面,市場對螺紋鋼的需求減緩。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如果中頻爐淘汰果真帶來螺紋鋼產量的銳減,則原來進入中頻爐企業的廢鋼勢必改道流入轉爐企業,替代鐵礦石用量,這樣鐵礦石價格必然下跌,而這種情況并未出現,足以說明中頻爐的淘汰對螺紋鋼供需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
“因此,以中頻爐煉鋼等過剩產能退出將使鋼材資源緊張的論點是站不住腳的,純屬無稽之談,而以此論點影響中頻爐落后產能退出的舉動更是值得警惕的。”專家強調。
中頻爐煉鋼等落后產能退出多方受益
此外,由于中頻爐煉鋼等落后產能生產的鋼材產品的尺寸公差、強度性能、化學成分等物理化學性能 均難以穩定達到標準要求,沒有生產許可,貼牌、假冒其他企業產品生產,甚至直接生產劣質產品,不少產品存在脆斷的情況,質量存在嚴重隱患。采取不規范甚至 違規違法手段,進行惡性銷售,擾亂了正常市場秩序。
因此,由符合國家政策和標準要求的優勢企業生產的合格鋼鐵產品對形成良性、有序的市場環境非常有利。同時,落后產能、低質量產品產能退出,將優勢企業的優質產能發揮出來,也解決了“劣幣驅逐良幣”的問題。
從用戶的角度看,落后的、生產低質量產品產能的退出,優質產品的進入,對用戶是極有利的,原材料保證了,用戶的產品質量、安全就能夠得到保證。
因此,中頻爐煉鋼等落后產能、生產低質量產品產能的退出,不僅使規范的鋼鐵企業受益,逐步形成良好有序的市場環境,同時滿足了廣大用戶對鋼材質量的要求,使用戶放心,既解決了供需雙方的質量問題,又對市場環境形成有利影響。(來源:中國冶金報)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