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中亞)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的形成,促使新疆通道經濟向通道+物流+樞紐經濟模式轉變
集結中心拉動新疆從物流通道成為國際物流集散地,乃至外向型產業集聚區。新疆裝備制造、紡織服裝、精深化工、特色輕工產業、新型能源、物流等產業正在集聚發展
“我們搭上了經濟快捷的中歐班列,每車運費能節省2000元,對于我們企業開拓中亞、西亞和歐洲市場是一件好事。”日前,中糧屯河(12.010,0.20,1.69%)股份有限公司番茄銷售部副總監卡哈爾·阿木提興奮地對《經濟日報》記者說。
11月30日,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分外熱鬧,大型吊裝機械起起落落,一組組集裝箱平穩地落在即將西行的列車上。11時,X9801次貨運列車緩緩啟動,駛向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阿拉木圖。這是今年5月烏魯木齊集結中心投入運營后,開行的第100列西行班列。
“中糧屯河每年生產25萬噸番茄醬,其中80%的產品出口,目前大部分產品通過海運進入歐洲市場。”站臺上,卡哈爾·阿木提向《經濟日報》記者算了一筆時間賬:海運的路徑是在新疆裝貨,然后通過鐵路運輸到3000公里外的天津港(10.480,0.05,0.48%),再從天津港運輸到歐洲,大概需要50天;如果從烏魯木齊搭載中歐班列,大約15天便可抵達歐洲,運輸時間可縮短1個多月。
“雖然海運費用低,但是特別耗時。”卡哈爾認為,通過中歐班列,運輸時間大幅縮短了,這樣就能加快資金的周轉速度,有利于更好地開拓市場。
近年來,地處歐亞大陸腹地的新疆加快發展裝備制造、紡織服裝、精深化工、新型能源等產業,同時與中亞國家積極開展國際產能合作,進出口市場潛力巨大,為中歐(中亞)班列在烏魯木齊集結并實現規模化、常態化開行提供了有力支撐。
今年,烏魯木齊被確定為中歐班列樞紐節點。烏魯木齊鐵路局對烏西快運中心站進行了改造,擴展了貨場集裝箱堆場和海關監管庫庫區內集裝箱堆場,以方便班列整列裝卸,滿足迅速增長的國際物流貨物運輸需求。
據烏魯木齊鐵路局黨委副書記牛權介紹,坐擁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區位優勢,以及新亞歐大陸橋國際通道的節點優勢,中歐(中亞)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通過延伸服務半徑,目前在全疆9個大型進出口企業建立攬貨點,極大方便了出口企業。許多貿易商由內地采購轉為在新疆本地采購,一方面降低了采購成本,另一方面拉動了地方經濟。
為進一步暢通國際物流通道,鐵路部門與“一關兩檢”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在集結中心采取始發報關報檢、口岸轉關放行、票據單證提前申報等便利措施,將口岸通關時間由12小時壓縮至6小時內。此外,還為相關企業開辟了柳園、哈密東、鄯善等輔助集結點。5月集結中心運營以來,新疆西行國際貨運班列開行數量逐月攀升,11月實現了每天一列的常態化、規模化開行。
新疆中泰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張奇海介紹說,在未開通西行國際貨運班列之前,公司通過鐵路運輸銷往俄羅斯的出口產品,從烏魯木齊至莫斯科運程大約需要25天到30天,現在通過西行國際貨運班列,基本上一路暢通無阻,運行七八天就到達目的地。隨著出口量的增加,企業對西行班列的需求日益旺盛。
在拓展當地市場的基礎上,烏魯木齊集結中心派專人走訪內陸省份外向型生產和貿易企業,針對客戶個性化物流需求,設計全程物流方案,吸引內地出口物資“化零為整”在烏魯木齊再集結。集結中心的運營,拉動新疆從物流通道成為國際物流集散地,乃至外向型產業集聚區。
與此同時,西行班列的常態化開行,促進了新疆經濟結構優化。“中歐(中亞)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的形成,促使新疆通道經濟向通道+物流+樞紐經濟模式轉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經信委副主任彭季說,中歐(中亞)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的投運,正在推動新疆裝備制造、紡織服裝、精深化工、特色輕工產業、新型能源、物流等產業集聚發展。
杭州中外運有限公司向中亞出口日用百貨,目前每月發運量達到50多車。公司聯運部副經理王琥琳告訴記者,“通過集結中心這個紐帶,我們相關企業實現了組團出海,客觀上改變了過去面對境外客戶單打獨斗的局面,增強了整體競爭力”。
眼下,不斷完善的“鋼鐵絲路”,正在重塑新疆經濟版圖。彭季表示,下一步,要打造俄羅斯班列和中歐班列的集結中心,讓烏魯木齊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的陸港,進一步帶動物流、裝備制造、特色輕工、資源再利用等產業的發展,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來源:互聯網)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