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年輕人喜歡的“跑酷”運動中,跳起來后蹬墻從而跳得更高是一個很瀟灑的動作。現在一種新型機器人也會這個“跑酷”動作,由于跳躍敏捷,它有望用于執行地震或建筑倒塌等情況下的救援任務。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鄧肯·霍爾丹等人在美國《科學》雜志子刊《科學-機器人》剛剛出版的創刊號上報告說,這款名為“薩爾托”的小型機器人重100克,身體全部展開高26厘米,垂直起跳高度超過1米。
霍爾丹等人在電話記者會上介紹說,他們從生活在非洲的一種叫夜猴的小型靈長類動物獲得靈感,夜猴能跳到1.74米的高度,用時0.74秒,是已知垂直起跳敏捷性最強的動物。夜猴在起跳前采取蹲伏姿態,把能量儲存在腿腱里,所以能跳到僅靠肌肉所達不到的高度。
研究人員模仿夜猴的起跳方式,設計出采用起跳開始時部分能量存儲于彈簧以供后半程釋放的單腿起跳機制,并由馬達驅動的“薩爾托”機器人。
測試顯示,“薩爾托”能垂直起跳至1米的高度,用時0.58秒?;魻柕ふf,雖然“薩爾托”的彈跳能力還不能與夜猴相媲美,但比其他任何一款機器人的垂直起跳敏捷性都要高。
這種設計方式也使“薩爾托”能夠完成一種“跑酷”動作,即從地面上起跳后,借助腳踢墻壁的反作用力第二次起跳,以達到更高的高度。平均而言,“薩爾托”這樣跳的高度為1.21米。
當然,“薩爾托”并非單次起跳高度最高的機器人。比如,一種叫TAUB的機器人單次起跳能跳到3.2米的高度?;魻柕ふf,這種機器人確實跳得高,但它起跳前要先在地面上準備幾分鐘,而“薩爾托”能夠在地面上連續多次垂直起跳,跳得又快又高。
研究人員說,他們的目標是研制出一種小型、敏捷的機器人,能在地震或建筑倒塌等情況下迅速穿越廢墟,利用所裝備的傳感器來探測被困人員。
(來源:互聯網)標簽: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