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液體制劑相比,顆粒劑、片劑、膠囊劑等固體制劑物理、化學穩定性更好,且生產制造成本更低,服用攜帶更方便,在藥物制劑中占比70%。據了解,固體制劑在生產過程中,濕法制粒機、干法制粒機等制粒機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文將重點為大家帶來濕法制粒機的發展情況。
濕法制粒傳統工藝存在明顯不足
濕法制粒是在藥物粉末中加入液體粘合劑,靠粘合劑的架橋或粘結作用使粉末聚結在一起而制備顆粒的方法,濕法制粒的產物具有外形美觀、流動性好、耐磨性較強、壓縮成形性好等優點,在制藥以及固體制劑行業得到廣泛運用。
相較于干法制粒,濕法制粒更適合大批量生產。據了解,傳統的濕法制粒生產過程以批次的形式進行,通常為一鍋或幾鍋為一批。通過溶劑將粉末通過黏合或部分溶解的方式形成液體架橋,干燥后形成固體架橋,整粒后獲得顆粒。其工藝過程具有設備參數少,只有攪拌刀轉速、切刀轉速和加漿速度等特點,但由于濕法制粒是一個不能精確控制的物料潤濕過程,從而導致了批與批之間重現性較差。
業內分析,與現在制劑發展的要求相比,濕法制粒的傳統工藝存在著明顯不足。據悉,傳統的濕法制粒所用輔料常局限于糖粉、淀粉、糊精等。其中糖粉有明顯的吸濕性;淀粉遇酸、堿,或在潮濕及加熱狀態下,均會逐漸水解而失去膨脹作用;糊精對某些藥物的含量測定有干擾,因此傳統的濕法制粒具有明顯的局限性。
另外,傳統工藝常以對浸膏比例、浸膏稠度等的經驗性判斷來確定輔料用量,影響了制劑的質量控制標準。而對吸濕性藥物與輔料,若用濕法制粒技術制備顆粒,顆粒會被擠壓在一起,出現黏連、條狀軟材、黏網等現象,制得的顆粒過硬而溶解性差,質量不穩定。
濕法混合制粒機使片劑生產更加科學化和穩定
當前制藥機械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我國濕法制粒機企業想要在眾多生產商中脫穎而出,應該立足于科技,吸收、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不斷研制開發新產品,滿足市場需求。筆者獲悉,濕法混合制粒機是近年來發展的比較快的一種固體制劑制藥設備,其使片劑生產更加趨于科學化。
據了解,濕法混合制粒機在工藝上把混合、制粒兩步工藝有機結合在一起,這不僅節約了時間,而且滿足了GMP要求,減少了交叉污染。在制藥工業片劑生產中,濕法混合制粒機的應用,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約了勞動成本,使得片劑生產更趨于科學化和穩定,深受用戶歡迎。
近年來,制粒機行業也不乏有優秀的濕法混合制粒機產品誕生。如迦南科技的發明專利“帶切線攪拌槳的濕法混合制粒機”曾榮獲中國專利優秀獎。
據了解,在藥品生產過程中,各種藥物成分之間的混合均勻度是決定藥品質量的關鍵工藝之一。而現有的濕法混合制粒機往往難以在較短的時間內讓各種成分的物料均勻混合,存在混合時間長、生產效率低、混合效果差的缺點。帶切線攪拌槳的濕法混合制粒機與現有技術相比排除了物料層流狀態,改善了攪拌效果,提高了藥品生產效率和混合效果。
濕法制粒機可以將潮濕的粉料研制成所需的顆粒,也可將塊狀的干料粉碎到所需的顆粒,用濕法混合制粒機制取的顆粒細小,質地均勻,細粉少,流動性好,壓片后片差好,崩解好,溶出好,其與壓片機配套使用,市場占有率較高。但是,從目前來看,我國濕法混合制粒機與國際先進設備相比較,仍有很大不足,對此,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仍需積極吸收、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不斷加強技術創新,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