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磷納米藥物可多模式精準治療癌癥,并且有強化抑瘤的效果。中美聯合課題組研發了一種負載化療藥物阿霉素的“黑磷納米片載體系統”,為化療藥物分子的大量吸附奠定基礎,提高載藥能力。
5日,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表示,中美聯合課題組在黑磷生物醫學新應用上取得新突破,發現黑磷納米薄片可實現腫瘤的光熱治療、化療和生物響應的三重協同治療,多模式精準治療癌癥,相關科研成果近日在國際頂尖刊物《先進材料》作為封面文章發表。
該課題由清華大學副教授梅林、深圳大學教授張晗以及哈佛大學教授施進軍、博士陶偉等專家組成。梅林說,該團隊采用優化的液態剝離法,首次將黑磷二維納米薄片應用于診斷治療制劑載體的制備以及功能化修飾,研發了一種負載化療藥物阿霉素的“黑磷納米片載體系統”。黑磷納米薄片被腫瘤細胞攝取后主要通過“巨胞飲→晚期內吞體→溶酶體”和“陷窩蛋白介導的攝取通路”進行細胞內活動,二維黑磷納米薄片較大的比表面積能夠為化療藥物分子的大量吸附奠定基礎,提高載藥能力。
“比起傳統的治療方法,黑磷納米片載藥系統更加高效、精準。黑磷納米薄片對于阿霉素的負載量顯著高于傳統的聚合物納米粒子載體,提高了化療藥物療效。黑鱗納米薄片在808nm激光照射下能夠產生局部高熱,一方面可以用于腫瘤的光熱治療,另一方面也能夠驅動藥物的釋放。”張晗說。
研究表明,黑磷載藥納米薄片在生物體內的安全性和抑瘤效果較為明顯,試驗驗證了黑磷載藥納米薄片具備很好的生物相容性,研究中采用的生物響應調節的化療—光熱治療聯合治療方法,這些多模式可精準治療癌癥。目前,該研究在動物實驗上取得突破,并在免疫缺陷的裸鼠身上取得了強化的抑瘤效果。
標簽:
相關資訊